[实用新型]液压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7962.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龚洪;苏显念;张朋;李媛媛;武强波;向达;周仲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12 | 分类号: | B60T1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器,具体为一种液压助力器。
背景技术
总重6吨以上的载货汽车大都采用的是气制动,气制动普遍比液制动粗暴且可控性差,为了提升操控性,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尝试使用液制动,但是传统的真空助力已难以满足这么大吨位车辆制动性能要求,目前国内出现了的一种制动用液压助力器总成,该总成采用与转向共用助力源:动力泵。但是由于不同车辆动力转向泵提供的助力油压不同,而且转向要求的助力油压通常较制动要求的高,这就容易使液压助力器总成输出力过大,对应制动主缸油压过大,导致制动粗暴且制动系统管路、密封件、摩擦片及制动鼓受力负荷过大,严重降低各单元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液压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助力腔的液压助力器本体,所述液压助力器本体内还设有溢流阀壳体安装腔、回油管通道和助力腔通道,所述回油管通道一端与溢流阀壳体安装腔连通,所述助力腔通道两端分别与助力腔和溢流阀壳体安装腔连通,所述溢流阀壳体安装腔设有溢流阀壳体,所述溢流阀壳体上设有分别与回油管通道和助力腔通道相连通的溢流阀出油口和阀门座口,所述溢流阀壳体内设有螺钉、阀门座、密封钢球及两端分别与螺钉和阀门座相连的弹簧,所述阀门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钢球设在安装槽内。
所述螺钉与溢流阀壳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溢流阀壳体与溢流阀壳体安装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回油管通道和螺钉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回油管通道和助力腔通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当助力腔油压过高时,将助力腔与回油管通道导通,实现降压,当压力降低至设定值时密封钢球关闭,停止降压,可根据不同车型调整螺钉的旋入程量来调整不同的油压,保证助力腔油压满足整车要求,此外,由于设置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保证了不向外渗油,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助力腔12的液压助力器本体1,所述液压助力器本体1内还设有溢流阀壳体安装腔13、回油管通道14和助力腔通道11,所述回油管通道14一端与溢流阀壳体安装腔13连通,所述助力腔通道11两端分别与助力腔12和溢流阀壳体安装腔13连通,所述溢流阀壳体安装腔13设有溢流阀壳体2,所述溢流阀壳体2上设有分别与回油管通道14和助力腔通道11相连通的溢流阀出油口21和阀门座口22,所述溢流阀壳体2内设有螺钉3、阀门座4、密封钢球5及两端分别与螺钉3和阀门座4相连的弹簧6,所述阀门座4上设有安装槽41,所述密封钢球5设在安装槽41内。所述螺钉3与溢流阀壳体2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所述溢流阀壳体2与溢流阀壳体安装腔1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和第三密封圈7,所述第二密封圈9位于回油管通道14和螺钉3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圈7位于回油管通道14和助力腔通道11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助力腔12内油压过高时,助力腔通道11处的高油压对密封钢球5向左的推力大于弹簧6对密封钢球5向右的的预紧力,从而使密封钢球5和阀门座4同时向左移动,从而使助力腔通道11与回油管通道14导通,助力腔12内油压开始卸荷,当油压下降到正常值时,其对密封钢球5向左的推力小于弹簧6对密封钢球5向右的的预紧力,弹簧6推动钢球5向右移动,从而封死助力腔通道11,助力腔12停止卸荷,还可根据不同车型调整螺钉3的旋入程量来调整不同的油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7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