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辊式二罗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8377.8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荣;郭桥生;蒋力明;王元方;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能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4 | 分类号: | D01H5/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辊式二 罗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用罗拉,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辊式二罗拉。
背景技术
加弹机二罗拉是将原丝从假捻器牵引到第二热箱的主要动力,根据机型的不同,通常有两种类型的二罗拉,一种是皮圈式的罗拉,还有一种就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辊式罗拉。目前现有的辊式罗拉有两个可以灵活转动的辊,下辊是耐磨橡胶辊,上辊是不锈钢辊,由于丝束较细,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造成损伤,两个辊的表面光洁度要求都很高,粗糙度要达到微米级。由于辊式二罗拉和丝束表面接触面积有限,丝道在辊表面容易打滑偏离,为了保证丝道稳定,丝束需要在两个辊上绕两圈,大概间隔1-2cm。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技术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不同,不熟悉该机型的操作工经常会忘记绕两圈,有的只绕一圈,有的直接就忘了绕圈,造成罗拉合上后跳丝、逃丝现象严重。因此,需要简化操作,让工人不易失误的辊式二罗拉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二罗拉存在的容易造成逃丝、跳丝的问题以及造成工人误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辊式二罗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辊式二罗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固设有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中部设有若干个环绕上辊的凸环。实际生产中,丝在上辊上至少要穿过两次,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丝之间的干涉,导致跳丝或者逃丝等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最初将丝绕行在上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并且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工操作失误。通过在上辊上设置凸环,就可以将上辊分为两部分,丝在上辊的左右两部分绕行,相互间不易发生干涉,同时也提醒了操作人员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缠绕,防止遗漏。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与上辊主体上弧形过度。避免丝束与凸环边缘产生摩擦,导致断丝。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数量为两个。为符合实际需求,设定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上辊靠近基座端部设有防脱环。防脱环可以防止缠绕于上辊上的丝束从上辊靠近基座的一段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防脱环与上辊的主体弧形过度。避免丝束与凸环边缘产生摩擦,导致断丝。
作为优选,所述防脱环的高度为5-15mm。
作为优选,所述上辊和下辊的粗糙度Ra≤0.05μm。降低摩擦,避免断丝。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宽度为1-3cm。该宽度不仅将上辊上的丝进行了分隔,同时具有足够的宽度方便了工人将丝缠绕在上辊上。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上辊的尺寸,节省空间和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高度为5-15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丝之间的干涉,防止了跳丝、逃丝和断丝的发生,同时也提醒了操作人员要在凸环的左右两侧都要绕行,避免了操作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上辊,3下辊,4凸环,5防脱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辊式二罗拉,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基座1上固设置有上辊2和下辊3,上辊2和下辊3的粗糙度Ra≤0.05μm,上辊中部设置有一个环绕上辊2的若两个凸环4,凸环4与上辊2主体上弧形过度,凸环4的宽度为2cm,高度为15mm,上辊2靠近基座1端部设有防脱环5,防脱环5与上辊2的主体弧形过度,防脱环5的高度为10mm。
在实际使用中,将丝从上辊2上凸环4的一侧穿过,经绕行下辊3后,再在凸环4的另一侧穿过,这样的设计有效避免了上辊上丝之间的干涉,防止了逃丝、跳丝的发生,同时也提醒了操作人员要在凸环4的左右两侧都要绕行,避免了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能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能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8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测试仪的光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有防水条纹的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