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联T型套装管式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9418.5 | 申请日: | 2013-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畅;梁桂范;魏然;明强;宋义民;刘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联 套装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联T型套装管式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结冰是飞机安全飞行的致命弱点之一,在世界军民用飞机失事案例中占60%以上。虽然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解决飞机结冰问题,防冰系统也不断得到改善,但由结冰引起的事故仍然威胁着飞行安全。另外新的飞行器的出现及新的性能要求,需要发展更先进预测结冰的方法和能力,以及改进消冰防冰系统,因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又给以这个问题更多的重视。
结冰风洞试验是飞机防(除)冰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可用于确定飞机结冰冰形及结冰区、结冰量和结冰速率,从而确定结冰容限及必须防冰的表面,是进行飞机结冰条件下飞行试验的基础,其结果将为在自然大气结冰条件的安全飞行提供依据。它是为保证飞机在结冰气象条件下飞行安全、扩大现代军用飞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同时保障民用或通用飞机完成结冰适航合格审定、为适航取证提供依据性文件的基本试验装置,是新机研制、特别是大型运输机等研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地面试验设备。
喷雾系统是结冰风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形成试验所需的人工云,并保证粒子直径和液态水含量达到结冰试验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对发动机除防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的要求。在流场中建立一套雾化栅栏(喷雾耙),通过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向耙上设置的二流体雾化喷嘴提供纯水和经过净化的压缩空气,所形成的雾化水滴进入到栅栏的尾流中,并被一定速度的空气流输送到下游,在此期间雾化水滴由亚凝结温度转变成为过冷状态,最后在试验段生成弥散的云雾。使得试验段的液态水含量达到很高的空间均匀性,以模拟真实的结冰大气特征。
由于喷雾耙工作环境温度为-1℃~-9℃,喷雾装置为二流体形式,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流体从喷雾装置喷出前冻结,喷雾耙的保温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每个喷雾耙上设置多个喷雾装置,每个喷雾装置有两根输入管线,即水管和气管,从结构上,应尽量减少喷雾耙内部管线占用的空间,使喷雾耙外形尺寸尽量小,避免加大对风洞气流的阻塞度。美国麦金利实验室的喷雾耙结构如附图3、附图4所示,其实质是将喷雾耙内腔分割为四个部分,分别完成供水、供气、保温、控制功能,其热水腔可使喷雾耙维持在所需温度。我们国内有一种结构形式如附图5所示,其结构特点是:水、气管路均安装在喷雾耙翼型内部,喷雾耙内设置保温层,水、气两路分别从两侧进入喷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联T型套装管式实验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联T型套装管式实验装置,其组成包括: 喷雾耙翼型体,所述的喷雾耙翼型体与喷雾装置连接,在所述的喷雾耙翼型体内安装有水总管、气总管、水支管、气支管,所述的水总管与所述的水支管连接,所述的气总管与所述的气支管连接,所述的水总管套装在所述的气总管内,所述的水支管套装在所述的气支管内,在所述的气总管、所述的气支管与所述的喷雾耙翼型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的多联T型套装管式实验装置,所述的水总管与所述的气总管同心,所述的水支管与所述的气支管同心。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耙内部管线占用空间少,保温层薄,喷雾耙外形尺寸小,大大地减小了对风洞气流的阻塞度。本结构中,管路与喷雾装置之间以螺纹连接,便于拆装,便于对喷雾装置的维护。
2.本实用新型多联T型套装水气管路所形成的气包水结构,使设备工作时,水路始终处于热气的包围中,不会发生因冻结而阻塞喷雾装置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是麦金利实验室的喷雾耙主剖视图。
附图4是附图3的A-A剖视图。图中,8为储水腔,9为喷雾用水腔,10为电磁阀,11为喷雾用气腔,12为喷雾耙的喷雾装置。
附图5是国内的一种喷雾耙的主剖视图。图中,13为另一种喷雾耙的气总管,14为喷雾用气,15为喷雾装置支座,16为另一种喷雾耙的喷雾装置,17为喷雾用水,18为另一种喷雾耙的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9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