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震击倒扣式捞矛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9833.0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平;陈永锋;郭树彬;罗少锋;许海清;刘卫坡;黎萍;杜泽;刘玉立;杨晓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击倒 扣式捞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修井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震击倒扣式捞矛。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油田在打捞作业中为了满足作业的连续性及应变作业过程中的未知因素,经常会动员多种类型的打捞工具至作业现场,造成打捞工具资源积压。有时即使准备好了多种类型的打捞工具,但是对于一些井下落鱼情况不是很清晰(卡钻类型、卡点位置等)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仍然比较困难,且操作人员的经验及分析判断井况能力等主观因素对打捞工具的选择起主导作用。对于井况比较复杂的井,经常会出现井下落鱼遇卡形式不明确,卡点不确定的情况,由于常规捞矛的矛瓦结构形式及矛杆与捞矛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决定常规捞矛打捞落鱼震击不能解卡时,不适合倒扣作业,且经过长时间震击之后捞矛脱手困难;或者使用倒扣捞矛又不适合震击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打捞成功率和捞矛的操作性能,而且还增加了捞矛的操作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抗震击倒扣式捞矛。
本抗震击倒扣式捞矛将捞矛的脱手方式改变为正转脱手捞矛底座(多头左旋螺母)的方式来实现脱手,在井下落鱼遇卡形式不明确,卡点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本抗震击倒扣式捞矛可提高打捞成功率,捞获落鱼后如震击无效,可实现分段倒扣打捞落鱼。通过捞矛底座(多头左旋螺母)正转脱手功能,不仅解决了复杂井况下(长时间震击等)常规捞矛脱手困难(强力脱手易造成卡瓦损坏落井的风险)以及倒扣捞矛不适合震击等问题,而且还可提高打捞成功率和操作性能并降低了捞矛工具的操作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抗震击倒扣式捞矛,包括顶部接头、与顶部接头螺纹连接的矛杆和套装在矛杆上的矛瓦,所述矛杆与顶部接头通过防扭销钉连接紧固,在顶部接头一端部与矛瓦之间设有套装在矛杆上的助力弹簧,所述矛杆上还通过螺纹套装有捞矛底座和引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矛杆通过左旋反扣螺纹与捞矛底座套装。
所述捞矛底座一端外部制有便于与矛瓦配合的坡面。
所述助力弹簧采用便于矛瓦脱手的左旋弹簧,在所述左旋弹簧两端装有减扭垫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捞矛底座(多头左旋螺母)自身与矛杆的连接左旋反扣螺纹,且为多头粗扣,不仅可解决了常规捞矛不适合倒扣和倒扣捞矛不适合震击的问题,对于落鱼井下情况复杂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成功率。通过正转钻具实现工具脱手,钻具带动矛体正转,矛瓦与落鱼咬死限制捞矛底座转动,实现捞矛底座与矛体的旋转,左旋反扣螺纹脱开,捞矛底座下行,矛瓦达到矛体限位环处停止下行,便于实现工具脱手。通过改变矛瓦的撑开方式,扩展捞矛的打捞范围,增加捞矛的作业功能,达到节省资源,提高了作业成功率。
本抗震击倒扣式捞矛可广泛的应用于钻井、完井、修井作业中,可针对不同的井眼(或套管)尺寸,加工成不同型号,解决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功能类型捞矛所产生的资源积压和复杂情况工具选择困难及主观因素影响大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井下落鱼遇卡原因及卡点不清晰的情况可首先考虑应用此种捞矛来解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部接头;2、防扭销钉;3、垫圈;4、助力弹簧;5、矛瓦;6、捞矛底座;7、矛杆;8、引锥(下部接头);9、密封圈;10、紧固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抗震击倒扣式捞矛,包括顶部接头1、与顶部接头螺纹连接的矛杆7和套装在矛杆上的矛瓦5,所述矛杆与顶部接头通过防扭销钉2连接紧固。在顶部接头一端部与矛瓦之间设有套装在矛杆上的助力弹簧4,所述助力弹簧4一端顶住顶部接头一端面,另一端顶住矛瓦一端部,在顶部接头与助力弹簧之间装有密封垫圈3。所述矛杆另一端外通过螺纹和紧固销钉10连接引锥8(下部接头),在所述矛杆与顶部接头和引锥8(下部接头)的连接部位均设有密封圈9。
所述矛杆上还通过螺纹套装有捞矛底座6,所述矛杆通过左旋反扣螺纹与捞矛底座套装,且为便于旋转脱手的多头粗扣。所述捞矛底座一端外部制有便于与矛瓦配合的坡面,所述坡面与矛瓦充分配合且能实现较大的打捞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9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