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微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9887.7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徐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力威汽车油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微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具体的说是一种叉车微动阀。
背景技术
叉车微动阀是叉车液力系统中关键零部件之一,结合供油泵、控制阀、液力离合器共同使用。如WD-A8微动阀,其具体运用于叉车变速箱,与供油泵、控制阀、液力离合器等部件构成叉车行走控制系统。WD-A8微动阀主要通过改变系统压力值实现叉车微动功能。
如图1所示,WD-A8微动阀端面密封结构是由堵头10、O形密封圈12、孔卡14结合阀体16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漏油问题,是微动阀最常见的故障模式之一,特别是端面漏油现象居多。引起漏油的主要原因是装配过程O形密封圈12被剪切,而实际操作过程又较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防止由于密封圈剪切引起的漏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叉车微动阀,其通过改变密封方式,增加双重端面密封,很有效控制端面漏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叉车微动阀,其包括阀体、堵头、第一O形密封圈;该阀体的端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堵头孔、孔卡槽,该堵头收容在该堵头孔内,该第一O形密封圈也收容在该堵头孔内且位于该堵头远离该堵头孔底部的一侧上;其中:该叉车微动阀还包括第二O形密封圈、垫片;该垫片收容在该堵头孔底部,该堵头面向该垫片的一侧为锥面,该第二O形密封圈位于该垫片与该锥面之间,通过该锥面、该垫片和该堵头孔三者形成三角形密封区压缩该第二O形密封圈而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该孔卡槽面向该堵头的一侧呈圆弧结构以与该第一O形密封圈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叉车微动阀通过设计两道密封结构,能够确保阀体端面不会漏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叉车微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叉车微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叉车微动阀的结构示意图。该叉车微动阀包括阀体20、堵头21、第一O形密封圈22、第二O形密封圈24、垫片25。
该阀体20的端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堵头孔26、孔卡槽23。该堵头21收容在该堵头孔26内,该第一O形密封圈22也收容在该堵头孔26内且位于该堵头21远离该堵头孔26底部的一侧上。
该垫片25收容在该堵头孔26底部,该堵头21面向该垫片25的一侧为锥面,该第二O形密封圈24位于该垫片25与该锥面之间,通过该锥面、该垫片25和该堵头孔26三者形成三角形密封区压缩该第二O形密封圈24而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该孔卡槽23面向该堵头21的一侧呈圆弧结构以与该第一O形密封圈22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堵头孔26内增加一个垫片25,再将堵头21一端结构设计成锥面,利用锥面、垫片25和阀体20内孔三者形成三角形密封区压缩第二O形密封圈24,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此道密封结构,第二O形密封圈24在装配时完全不会被孔卡槽23剪切,能够确保密封。然后将孔卡槽23的倒角改为圆弧结构,起到无尖角,防止锥面堵头外圆上的第一O形密封圈22在装配时被剪切,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
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叉车微动阀通过设计两道密封结构,能够确保阀体端面不会漏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力威汽车油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力威汽车油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9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