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形大垄联合整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9996.9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林;刘恩宏;张晓东;高明宇;张宝库;陈长海;邹志军;李明金;赵大勇;吴家安;张成亮;毕春辉;李向军;柳柏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春林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 联合 整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满足和适应玉米垄上双行种植农艺要求使用的耕整地机具。
背景技术
玉米大垄双行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加地温、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保墒、保肥、保温、增强抗倒伏能力、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特点。为适应该耕作的农艺要求,农户只是把传统整地机具后面的起垄铧在机具宽度方向间距加大、上面配上镇压滚组合而成;或者是在灭茬、耙耕作业后,用一个焊接的与垄形相仿的装置进行所谓大垄的起垄作业。由于结构设计缺陷,整地效率低、起垄作业质量差、且易造成播种时种子的播深不一致等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种子的发芽和作物生长及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垄整地作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梯形大垄联合整地机,达到保证大垄起垄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促进大垄双行种植农艺技术推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梯形大垄联合整地机包括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在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的旋耕刀轴上依次间隔固定配装大刀盘总成和小刀盘总成组,所述大刀盘总成配置在对应作业的垄沟部位处;在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的机架总成后部上、位于大刀盘总成后方部位处配装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所述大刀盘总成的纵向中心线与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在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的机架总成后部上、位于相邻两个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之间部位处配装弧形镇压板,所述弧形镇压板位于小刀盘总成组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满足玉米大垄双行种植农艺技术对整地机具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大垄整地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大垄高可达25厘米,大垄台面宽度68-72厘米,大垄间距1100厘米,垄上表面与垄台侧表面部位土量饱满,具有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作业可靠、作业成本低、故障少的特点,为玉米大垄双行种植农艺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梯形大垄联合整地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2、弧形镇压板、3、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4、旋耕刀轴、5、机架总成、6、小刀盘总成组、7、大刀盘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梯形大垄联合整地机包括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1,在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1的旋耕刀轴4上依次间隔固定配装大刀盘总成7和小刀盘总成组6,所述大刀盘总成7配置在对应作业的垄沟部位处;在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1的机架总成5后部上、位于大刀盘总成7后方部位处配装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3,所述大刀盘总成7的纵向中心线与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3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在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1的机架总成5后部上、位于相邻两个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3之间部位处配装弧形镇压板2,所述弧形镇压板2位于小刀盘总成组6的后方。
作业时,在拖拉机牵引下本机向前方运动,灭茬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1完成灭茬、深松和碎土旋耕作业,其中旋耕刀轴4上的小刀盘总成组6和大刀盘总成7分别完成垄台部份和垄沟部份土壤的碎土旋耕作业,尔后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3进行分土起垄作业,同时完成对大垄垄侧的压实作业,弧形镇压板2与梯形大垄起垄铧总成3相互配合,将细碎土壤进行集土、镇压,形成正梯形大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春林,未经许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9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青麦、荞麦一年两种两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