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风系统以及空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397.9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叶才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达沃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F04C29/04;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以及 空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风系统以及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也就是空气压缩机。近年来,空压机的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数据显示,我国的空压机行业的市场规模均为8%以上的增速增长,2010-2011年增长率甚至超过了28%,市场规模扩张迅速。
空压机主要包括外壳、油气分离器、主机、电机、冷却器和进风系统,所述进风系统包括进风口。其中,主机将进风口通入的空气和润滑油混合压缩入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将空气与润滑油分离,空气送出空压机。由于主机在工作中会产生大的热量,导致润滑油温度上升,需要将油气分离器排除的润滑油送至冷却器进行冷却,待冷却后再次输入主机进行空气的压缩,如此循环。
但是,普通的空压机是将进风口设在空压机机箱内部,由于机箱内有电机、主机等产热原,导致机箱内部温度远远高于机箱外部温度,进风口吸入的空气的温度均较高。如此吸入的高温空气将产生更多的能量浪费,空气压缩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进风系统,可以吸入低温度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可以吸入低温度的空气,减低能量的损耗,提高空气压缩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风系统,专用于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门板,所述进风系统包括进风口、进风罩和进风管,所述进风口、进风罩与进风管相连通形成进风通道;
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门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风罩内设有过滤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机构为滤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滤芯为1-5层。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压机,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气系统、油气分离器、主机、电机、冷却器和进风系统,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门板,所述进风系统包括进风口、进风罩和进风管,所述进风口、进风罩与进风管相连通形成进风通道;
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门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机、电机设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门板的上方,所述进风管通向所述主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冷却器设于所述外壳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风罩内设有过滤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机构为滤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滤芯为1-5层。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风系统,专用于空压机,空压机包括外壳,进风系统包括进风口、进风罩和进风管,进风口、进风罩与进风管相连通形成进风通道,进风口设于外壳的门板上。设于外壳的门板上的进风口,可以吸入外界的低温空气,并通过进风罩和进风管进入空压机的机体内,达到良好的冷却目的。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压机,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气系统、油气分离器、主机、电机、冷却器和进风系统,所述进风系统包括进风口、进风罩和进风管,所述进风口、进风罩与进风管相连通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门板上。设于外壳的门板上的进风口,可以吸入外界的低温空气,并通过进风罩和进风管进入空压机的机体内。这样,主机将进风口通入的空气和润滑油混合压缩时,可以减少热量的产生,有效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减少压缩-分离-冷却-压缩的循环次数,减低能量的损耗,提高空气压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进风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进风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进风系统的右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进风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风系统1,专用于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包括底座和门板,所述进风系统1包括进风口11、进风罩12和进风管13,所述进风口11、进风罩12与进风管13相连通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口11设于所述外壳2的门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达沃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达沃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惯性传感器的室内定位方法
- 下一篇:气动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