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沟施肥膜上播种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543.8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任振兴;王俊宏;刘滇生;王梦亮;王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播种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开沟施肥膜上播种一体机。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十年九旱,增产、节水、增温、保墒、节肥、省工、增效,成为当前的课题,随着双垄沟播、全覆膜技术的推广使用,使用此种作业方式的机械也已经推广使用。而且深施肥类播种机也较好的解决了化肥的高效利用问题,目前市场上对于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大多采用撒施或者沟施,不仅用量大,而且增产效果不显著。山西大学多年规模化示范推广证明,增施生物有机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手段,最佳施肥方式是采用种肥同穴,即种子和肥料放在同一穴中,如玉米、大豆、高粱等的种植,且种肥同穴播种机已经申请专利(专利号:201220250948.9)。现有的开沟施肥膜上播种一体机基本解决了化肥与种子的精量、精准播种,但无法满足生物有机肥的种肥同穴播种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即可种肥同穴播种又能实现在种穴外围开沟施放化肥且同时覆膜的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开沟施肥膜上播种一体机,包括机架、种肥同穴播种器、压膜辊、覆土盘、膜辊、化肥斗、搅拌装置、标高轮、排肥管、开沟犁;其特点是:所述种肥同穴播种器位于机架的后部下方,所述压膜辊位于种肥同穴播种器之前,所述覆土盘位于压膜辊的两侧,所述膜辊位于开沟犁之后压膜辊之前,所述化肥斗位于机架的前部上方,标高轮位于机架的前端,固定在机架上的开沟犁位于化肥斗的下方,开沟犁的安装位置使开沟犁的犁沟行与种肥同穴播种器的播种行相隔一定距离,种肥同穴播种器的安装位置使种肥同穴播种器的播种行位于膜上;排肥管一端与化肥斗连接,另一端与开沟犁后部连接,化肥斗内设置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种肥同穴播种器与开沟犁施肥装置前后布置,可以实现生物有机肥与种子同穴播种,化肥在种穴附近,实现了播种、多种肥料施放及覆膜一次完成,且结构简单,作业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种肥同穴播种器;3—压膜辊;4—覆土盘;5—膜辊;6—化肥斗;7—搅拌装置;8—标高轮;9—排肥管;10—开沟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开沟施肥膜上播种一体机,包括机架1、种肥同穴播种器2、压膜辊3、覆土盘4、膜辊5、化肥斗6、搅拌装置7、标高轮8、排肥管9、开沟犁10;其特点是:所述种肥同穴播种器2位于机架1的后部下方,所述压膜辊3位于种肥同穴播种器2之前,所述覆土盘4位于压膜辊3的两侧,所述膜辊5位于开沟犁10之后压膜辊3之前,所述化肥斗6位于机架1的前部上方,标高轮8位于机架1的前端,固定在机架1上的开沟犁10位于化肥斗6的下方,开沟犁的安装位置使开沟犁10的犁沟行与种肥同穴播种器2的播种行相隔一定距离,种肥同穴播种器的安装位置使种肥同穴播种器2的播种行位于膜上;排肥管9一端与化肥斗6连接,另一端与开沟犁10后部连接,化肥斗6内设置搅拌装置7。
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种子及生物有机肥分别放入种肥同穴播种器的种仓和肥仓内,将化肥放入化肥斗6内,将机架1与拖动装置连接;当一体机前进时,种肥同穴播种器2转动,其上的鸭嘴在膜上向土壤中播种,位于机架前部的开沟犁10在犁开沟的同时,化肥经排肥管9施入犁沟内,其后的压膜辊将犁沟压平,覆土盘将膜边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板在线剪切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