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踩式烤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815.4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廖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锦文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余志军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踩式烤 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踩式烤火炉。
背景技术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脚踩式烤火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目前的脚踩式烤火炉在使用中时先将电源打开,使加热丝发热产生热量,脚踩式烤火炉外围是架子,人脚放在加热丝上部的放脚的架子上面,上面会盖上一层被子以保温,但是使用中的,特别是人离开后,脚踩式烤火炉的电源经常容易忘记关,加热丝则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被子为易燃部件,时间长了则容易使被子着火,因此传统的脚踩式烤火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踩式烤火炉,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脚踩式烤火炉,包括内部有空腔体的炉架,踏脚部件,及支撑踏脚部件的支撑条,和安装在炉架的空腔体底部的加热组件,其踏脚部件由多个贯穿孔和实心部件组成,所述的踏脚部件通过铰链安装在炉架的内部空腔体中,踏脚部件与支撑条之间安装有触发开关和弹性部件。
所述的内部的空腔体中安装有电磁继电器,其工作电压为3~36V。
所述的触发开关和弹性部件位于踏脚部件的实心部件下方。
所述的触发开关为非自锁式开关。
所述的触发开关控制电磁继电器的开与关。
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控制加热组件的开与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保证人在离开后,自动断开脚踩式烤火炉的电源,保证使用中的安全,并且能有效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架,2-铰链,3-踏脚部件,31-贯穿孔,32-实心部件,4-触发开关,5-弹性部件,6-支撑条,7-加热组件,8-电磁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内部有空腔体的炉架1,踏脚部件3,及支撑踏脚部件3的支撑条6,和安装在炉架1的空腔体底部的加热组件7,其踏脚部件3由多个贯穿孔31和实心部件32组成,所述的踏脚部件3通过铰链2安装在炉架1的内部空腔体中,踏脚部件3与支撑条6之间安装有触发开关4和弹性部件5。
所述的内部的空腔体中安装有电磁继电器8,其工作电压为3~36V。
所述的触发开关4和弹性部件5位于踏脚部件3的实心部件32下方。
所述的触发开关4为非自锁式开关。
所述的触发开关4控制电磁继电器8的开与关。
所述的电磁继电器8控制加热组件7的开与关。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接通脚踩式烤火炉的总电源,踏脚部件3通过铰链2安装在炉架1的内部空腔体中,踏脚部件3与支撑条6之间安装有触发开关4和弹性部件5,并且触发开关4和弹性部件5位于踏脚部件3的实心部件32下方,当人的脚放在踏脚部件3上时,踏脚部件3在铰链2的作用下,会向下进行旋转,此时踏脚部件3上的实心部件32会压缩弹性部件5,并且踏脚部件3与触发开关4接触从而触发安装在踏脚部件3与支撑条6之间的触发开关4,其内部的空腔体中安装有电磁继电器8,其工作电压为3~36V,触发开关4控制电磁继电器8的开与关,此时电磁继电器8开始工作,电磁继电器8控制加热组件7的开与关,因此此时则接通加热组件7的电源,使加热组件7进行发热,加热组件7的热量通过踏脚部件3由多个贯穿孔31传递至踏脚部件3的上方,使脚踩式烤火炉正常工作,当人离开后,踏脚部件3在弹性部件5的作用下弹起踏脚部件3,踏脚部件3的实心部件32与触发开关4不再接触,由于触发开关4为非自锁式开关,此时触发开关4则为断开状态,加热组件7处于未接通状态,因此实现了当人离开后,脚踩式烤火炉则实现自动断电的功能,当人脚放上去之后,又自动接通,由于人在使用中,脚会经常提起,而电磁继电器8的工作电压较低,因此其触发开关4的工作电压也只有3~36V,因此触发开关4经常断开与连通时,不会产生开关触点烧结或者氧化,保证了开关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使用中的安全,并且能有效节约电能。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锦文,未经廖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