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1166.X | 申请日: | 2013-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刘强;丁小平;周万福;郝小苏;周铁刚;张斌;崔健;张新军;樊久铭;董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防水 板铺 施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根据调查,目前一般防水板平台施工采用的平台基本采用传统的固定式平台和一些半自动铺设平台。防水材料通常都是采用2~4m幅宽的,传统固定式平台施工过程为:装载机将防水材料送至平台顶部→从顶部往一侧下料→另一侧则采用人工挪动整卷防水材料→与热熔垫片焊接→防水板间焊接;半自动铺设平台施工过程为:将防水材料固定在上料系统的滚动轴上→从一侧上料并与热熔垫片进行焊接→防水板间焊接。
传统防水板平台缺点及不足:1、由于需要人工挪动防水材料,挂设防水材料时间过长;2、搭接次数多,渗水几率大;3、锚垫片与防水板的焊接不牢固,易撕裂;4、需要装载机配合进行上料,工作量大,需要作业工人6~9人,整板二衬循环时间长,工效低安全性差。
一些施工单位发明的自动防水板台车存在以下缺点:1、设备结构复杂,维修、保养困难;2、设备对环境要求较高,而隧道环境中浮尘较大,易损坏;3、设备针对2~4m幅宽防水板,铺设的防水板搭接次数多,渗水几率大;4、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该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方便了防水板的铺挂,且其结构简单,现场加工维护方便,可适用于隧道内高粉尘的作业环境,提高了防水板的铺设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设置在门架上方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方且与隧道壁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引导部件,所述弧形引导部件上设置有防水板安装轴和用于带动防水板安装轴沿弧形引导部件移动的拖动机构。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升降所述弧形引导部件的液压缸。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引导部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弧形行走轨和第二弧形行走轨;所述拖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弧形行走轨上的第一拖移箱和安装在第二弧形行走轨上的第二拖移箱,所述防水板安装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拖移箱和第二拖移箱之间,所述第一拖移箱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沿第一弧形行走轨移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拖移箱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沿第二弧形行走轨移动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拖移箱和第二拖移箱在链条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分别沿第一弧形行走轨和第二弧形行走轨移动。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引导第一链条的第一引导链轮,所述第一弧形行走轨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向链轮,所述第一链条与多个第一引导链轮和所述第一转向链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一拖移箱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引导第二链条的第二引导链轮,所述第二弧形行走轨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转向链轮,所述第二链条与多个第二引导链轮和所述第二转向链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链条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二拖移箱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链条驱动电机,所述链条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与第一链条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链轮和与第二链条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链轮。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拖移箱和第二拖移箱通过辅助撑杆连接。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行走轨和第二弧形行走轨均由工字钢制成。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支撑架左右移动的行走机构。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底部的多个行走轮,所述门架顶部设置有用于分别引导多个所述行走轮左右移动的多个导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行走轮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一个行走轮上同轴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块。
上述的隧道防水板铺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底部安装有多个用于引导门架前后移动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压缸能够带动弧形引导部件升降,从而方便防水板与隧道壁顶面的锚垫片相焊接。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弧形引导部件左右移动,从而方便防水板与隧道壁左侧面和有侧面的锚垫片相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1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