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2246.7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东;邓加祥;王红亮;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东华金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R4/2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免剥漆 缠绕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本电气元件的电传导的连接,涉及一种漆包线免剥漆快速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
背景技术
当前,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稳压器等电器引出线和漆包线(铝芯、铜芯等材质)的连结,采用机械、人工或化学去漆,然后将去漆后的漆包线和引出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这种传统的连接工艺,工艺繁琐,属于简单重复劳动,不仅全员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极易产生虚焊等工艺缺陷的现象,生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差,同时又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采用免剥漆缠绕式连接方式实现快速、可靠的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的接线片体为金属板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顶端部分、接线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顶端部分为缠绕把手,接线端部分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V”形导线口,各“V”形导线口的开口端面为斜面刮漆槽,尾端部分为夹线片。
所述缠绕把手为环状把手,呈蝴蝶状。
本实用新型漆包线与缠绕式接线片能快捷、可靠的连结,通过斜面刮漆槽边沿的斜面刮开漆包线的漆层并插入漆包线中,导通的效果十分良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好而且无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缠绕接线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发明内容中公开的技术具体实施,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漆包线免剥漆缠绕式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的接线片体1为金属板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顶端部分、接线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顶端部分为缠绕把手,所述缠绕把手为环状把手,形呈蝴蝶状。接线端部分两侧各设有两个对称的“V”形导线口2,各“V”形导线口2的开口端面为斜面刮漆槽3,尾端部分为夹线片4。
本实施例1将单根铝芯、铜芯等材质的漆包线沿“V”形导线口2绕扎进斜面刮漆槽3。在拉紧力的作用下,斜面刮漆槽3边沿的斜面刮开漆包线的漆层并插入漆包线中。同时漆包线被紧固在斜面刮漆槽3中,重复绕扎数圈后,将漆包线夹紧在尾部的夹线片4。最后,漆包线与缠绕式接线片中的斜面刮漆槽3形成紧密的点状接触。从而达到了漆包线与缠绕式接线片快捷、可靠的连结和导通的效果。
其它实施例中接线端部分两侧还可以各设有两个以上对称的“V”形导线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东华金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东华金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2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锚杆快速安装器
- 下一篇:一种喷注式路面修补车的清洗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