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康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3489.2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劲军 |
主分类号: | A61H23/04 | 分类号: | A61H23/04;A43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利用对气囊的充、放气从而形成对足部按摩的健康鞋。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471151Y、公告日为2002年1月1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按摩鞋。该方便按摩鞋由鞋外套、鞋形气囊、气泵、气泵控制器和电源等部件组成,鞋形气囊置于鞋外套内,二者重叠在一起,构成双层鞋形结构,鞋形气囊上设有气嘴,该气嘴与气泵相连通,电源、气泵控制器与气泵相连。采用这种结构的方便按摩鞋,由于气囊是一体式的,其制造工艺复杂,相应地增加按摩鞋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健康鞋,其能对脚部进行按摩,可加强脚的舒适感,且有助于足部的血液循环;并且该健康鞋能够贴合在足部上形成多点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健康鞋,包括鞋底、气囊、气泵,所述气囊安装在鞋底上方,还包括排通、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和控制器,所述气囊包括脚前部气囊、脚中部气囊和脚跟部气囊,排通由分气管、第一支路气道、第二支路气道和第三支路气道形成,在所述分气管设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均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放口,气泵与分气管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气阀的进气口与分气管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第一气阀的出气口与第一支路气道的一端相连通,第一支路气道的另一端与脚前部气囊相连通,第二气阀的进气口与分气管的第二出气口相连通,第二气阀的出气口与第二支路气道的一端相连通,第二支路气道的另一端与脚中部气囊相连通,第三气阀的进气口与分气管的第三出气口相连通,第三气阀的出气口与第三支路气道的一端相连通,第三支路气道的另一端与脚跟部气囊相连通,气泵、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充气时,控制器开启气泵工作并控制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上的出气口与进气口相连通;放气时,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工作并控制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上的出气口与排放口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脚前部气囊由脚背部气囊和脚尖部气囊形成,所述第一支路气道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所述脚背部气囊和所述脚尖部气囊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脚跟部气囊由脚跟底部气囊和脚跟侧部气囊形成,所述第三支路气道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所述脚跟底部气囊和所述脚跟侧部气囊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鞋底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上设有容置腔,所述气泵、排通、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和控制器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鞋底下层覆在容置腔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排通是一体型成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气泵的前端通过气泵前垫与鞋底相连接,所述气泵的后端通过气泵后垫与鞋底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通过气阀压条与鞋底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气泵前垫和气泵后垫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健康鞋采用了脚前部气囊、脚中部气囊和脚跟部气囊结构,通过排通以及由控制器控制的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对这些气囊的充气、排气,实现对足部按摩。由于气囊有多个并独立控制充、放气,以形成多点按摩,更能与人体足部贴合,可加强脚的舒适感,助于足部的血液循环,达到保健、理疗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脚前部气囊由脚背部气囊和脚尖部气囊形成,脚跟部气囊由脚跟底部气囊和脚跟侧部气囊形成,使得该健康鞋更适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劲军,未经王劲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