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力变配电站的远程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3581.9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渭澎;侯宏宇;翟储臣;王磊;李俊伟;赵宇营;赵洪宝;吴文斌;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4B10/2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 配电 远程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配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力变配电站的远程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配电网建设是国家电网最近几年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用电量的增长,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用电负荷的强劲增长,对电网的安全供电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配网系统的通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可靠性:配网系统的通讯设备有很多暴露在室外,环境恶劣,因此必须能够抵御高温、低温、日晒、雨淋、风雪、冰雹和雷电等自然环境的侵袭;同时,尽量避免各种电磁干扰,保证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并要求在线路停电时,通讯系统仍能正常工作。(2)经济性:考虑到配电网系统的总体经济效益,通讯系统的投资不应过大,力争充分利用现有的主网通讯资源,进行主、配网整体规划,避免重复投资。(3)寻址量大:通讯系统不仅要考虑目前及未来的数据传输的需要,还要考虑系统升级的要求。(4)双向通讯:配网自动化要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就必须要求具有双向通讯能力。(5)容易操作和免维护。
目前,在智能配电网系统中,电力变配电站的自动化控制单元与远端配电自动化主站的通讯设备通常为载波通讯设备,采用载波通讯方式难以满足上述配网系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速度快、可靠性高、功能丰富且安装维护方便的用于电力变配电站的远程通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力变配电站的远程通讯装置,由通讯柜及其内部的电源控制单元、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光分配网、光纤配线架连接构成,所述的电源控制单元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该电源控制单元输出48V直流电源为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供电;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包括光纤接口、串行通讯接口,该串行通讯接口与配电自动化控制单元相连接,该光纤接口通过光缆连接到光纤配线架上并与光分配网相连接,该光分配网与光线路终端相连接并实现与远端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的通讯功能。
而且,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还设有两个串行通讯接口,所述的两个串行通讯接口分别与载波机的通讯串口和载波机的监控串口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串行通讯接口为RS232接口或RS485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纤通讯方式将配电自动化控制单元与配电自动化主站连接在一起实现配网自动化的三遥功能,配电自动化主站能够实时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控、故障识别和隔离、自动恢复供电等进行自动监控,满足了电力变配电站的远程监控要求。
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其采用光纤通讯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纤通讯资源,避免了重复投资,节约了成本,同时便于操作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用于电力变配电站的远程通讯装置,如图1所示,由通讯柜及其内部的电源控制单元、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ONU、光分配网ODN、光纤配线架ODF构成。所述的电源控制单元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该电源控制单元输出48V直流电源为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ONU供电。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ONU包括光纤接口、串行通讯接口(RS232/RS485),该串行通讯接口与配电自动化控制单元(DTU)相连接,该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ONU的光纤接口通过光缆连接到光纤配线架ODF上并与光分配网ODN相连接,该光纤接口通过光分配网ODN与光线路终端OLT相连接构成EPON通讯网络,并通过光纤方式实现与远端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的通讯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闭型电池
- 下一篇:重型板式给料机新型托板托轮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