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阻力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4284.6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D43/20 | 分类号: | F16D43/20;F16D43/28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阻力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弹性阻力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普通离合器有三大类,即机械摩擦离合器、液力偶合器和电磁离合器,这些离合器在不同的机器、不同场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显示出各自的不足。机械摩擦离合器在半离合状态摩擦烧蚀损害严重。液力偶合器不仅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油液温升快,而且低速时失效不能工作。电磁离合器对使用场地要求高,适应功率有限。大功率机车现在主要是用液粘技术和变频技术来解决软启动问题,而这两类产品也有各自的缺点,液粘离合器不仅昂贵,且油液升温快,启动电流大,维护难度大;变频技术的电子元件功率越大越昂贵,发热量大,防爆技术不过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功率从0~10000KW,双向无级调速,且具有软启动、软停车、过载自动保护、多点驱动的线性加速的通用离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阻力离合器,它包括有机壳、行星传动系统、棘齿圈、棘齿轮、输出轴,其中,机壳顶部通过机盖密封;行星传动系统装配在机壳内,所述的行星传动系统包括有输入轴、内齿圈、行星架、太阳轮、行星齿轮,其中,输入轴装配在行星架一侧,行星架另一侧与机壳上的输出轴连接;太阳轮套装在输入轴上,并与安装在行星架内的行星齿轮相啮合,行星齿轮与内齿圈相啮合,棘齿轮装配在内齿圈上;棘齿圈包覆在棘齿轮外围,棘齿圈两端分别设有一锁紧支座,锁紧支座与控制装置连接;棘齿圈上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卡装在机壳的限位槽内;机壳的机腔内注有润滑油。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有偏心锁紧装置、定位齿牙板、操纵手,其中,偏心锁紧装置的花键轴装配在轴套内,轴套通过压盖和螺钉固装在机盖上,轴套和压盖之间设有油封;偏心锁紧装置内端与锁紧支座连接;偏心锁紧装置外端与操纵手连接,操纵手端部设有齿牙,机盖上设有与该齿牙相配合的定位齿牙板。
所述的控制装置由双向液压缸、液压油路、安装座构成,其中,安装座与锁紧支座连接,双向液压缸安装在安装座上,并连接由比例阀控制的液压油路。
所述的棘齿圈包括有限位块、钢带外圈、橡胶棘齿圈、压板、螺钉、螺母,锁紧支座,其中,橡胶棘齿圈通过压板、螺钉、螺母固装在钢带外圈内,钢带外圈外环底部设限位块,钢带外圈两端的锁紧支座与偏心锁紧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棘齿圈由弹簧钢片、弹片、左锁紧支座、右锁紧支座构成,其中,弹簧钢片为一圆弧形机构,弹簧钢片上冲切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弹片,弹片有左右旋向之分,右旋的弹片向右倾,左旋的弹片向左倾;弹簧钢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左锁紧支座、右锁紧支座;左锁紧支座、右锁紧支座分别与安装座两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第一、应用了新的力学原理:用弹性阻力代替摩擦力、电磁力及液压力,为离合器高性能、低成本的设计发现了一个新的力学原理。
第二、适应范围广:本实用新型既能适应中小机器上动力传递的离合装置,又能满足大功率机车的无级调速软启动的需要,能够普遍应用在各种机器上。
第三、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调速是依靠多个棘齿啮合所产生的弹性阻力来进行的,没有冲击、突变、失效的可能,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第四、性价比高: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级调速、软启动、软停车、过载自动保护、多点驱动功率平衡的功能,且造价约为液力偶合器的三分之一。
第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跟摩擦离合器一样简单,而又无烧蚀,快速磨损等现象,无易损件,维护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液压缸驱动调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棘齿圈为橡胶组合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未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4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