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机的底料给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4285.0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8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娥;刘相佩;陈琼;叶恒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0 | 分类号: | F27B21/10;F27D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烧结机的底料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烧结作业中,台车的给料、布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对于给料系统必须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原料尽量均匀地铺到台车上;(2)原料要连续地供给,防止供料中断;(3)布设到台车上的原料要保证密度小,透气性大;(4)自动控制和调节料层厚度;(5)给料量要随台车移动速度的变化而自动变化。为了达到上述的几点要求,就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给料系统,以保证烧结矿的质量和产量。
烧结机的给料系统分为两个部分:铺底料设备和原料给料设备,其中铺底料设备是在台车装入原料之前,先铺一层已烧结好的成品矿作为底料,用以保护台车的篦条,避免原料嵌入篦条缝隙间而影响台车的透气性,从而改善烧结矿的质量。
现有铺底料设备中的底料给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铺底料斗7、摆动漏斗3和给料闸板调节装置4,摆动漏斗3与铺底料斗7衔接,给料闸板调节装置4装设于摆动漏斗3的排料口,用于调节排料口的大小,即调节底料的给料量。工作时,烧结机的驱动装置6驱动台车5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烧结底料经过铺底料斗7和摆动漏斗3,被均匀地铺设到烧结机台车5底部。摆动漏斗3在铺底料的过程中不会摆动,但若是有大块的异物落入并被卡在摆动漏斗3的下部与台车5之间时,摆动漏斗3摆动一定的角度以增大排料口与台车5之间的高度,排除异物后,摆动漏斗3恢复原来的位置,防止摆动漏斗3损坏。
如图2、如图3所示,现有的给料闸板调节装置4包括闸板1和升降调节装置2,闸板1由钢板、型钢焊接而成,闸板1上设有两个齿条11,升降调节装置2包括手轮21、转轴22、第一蜗轮蜗杆组件23、两根连接轴24和轴承座26。摆动漏斗3设有支撑架32,转轴22穿过支撑架32与第一蜗轮蜗杆组件23连接,轴承座26和第一蜗轮蜗杆组件23装设于摆动漏斗3上,两根连接轴24连接于轴承座26和第一蜗轮蜗杆组件23之间,两根连接轴24上分别设有与齿条11配合齿轮25。工作时,台车5运行,手动转动手轮21,经转轴22驱动第一蜗轮蜗杆组件23,第一蜗轮蜗杆组件23再经连接轴24带动齿轮25,使齿轮25与闸板1的齿条11啮合传动,从而带动闸板1上下移动来调整闸板1的高度、控制给料量,以达到调节底料料层厚度的目的。但是由于闸板1重量较重,并与台车5基本等宽,升降调节装置2所处的空间很有限,但升降调节装置2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笨重,导致运行不灵活。当摆动漏斗3下部被大块异物卡住时,要排除物料“卡死”现象很困难,并且齿条11和齿轮25需要经常维护、上油,以保证正常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维修方便、操作轻巧、运行灵活、安装方便的烧结机的底料给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烧结机的底料给料装置,包括摆动漏斗和给料闸板调节装置,所述给料闸板调节装置设于摆动漏斗的排料口处,所述给料闸板调节装置包括闸板和用于调节所述闸板高度的升降调节装置,所述闸板设有至少两个以上,且沿排料口长度方向排列,每个闸板均配设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固定于摆动漏斗上。
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转轴、传动组件和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与闸板铰接,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组件将转轴的转动转换为螺旋杆的升降运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蜗杆组件、第二蜗轮蜗杆组件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第一蜗轮蜗杆组件和第二蜗轮蜗杆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蜗轮蜗杆组件与转轴配合且由转轴驱动,所述第二蜗轮蜗杆组件与螺旋杆相配合,并带动螺旋杆升降。
所述螺旋杆、第二蜗轮蜗杆组件和连接轴均设有两套,且对称分布于第一蜗轮蜗杆组件的两侧,所述两根连接轴均由第一蜗轮蜗杆组件带动。
所述摆动漏斗固设有用于支撑第一蜗轮蜗杆组件和第二蜗轮蜗杆组件的支座。
所述闸板与螺旋杆铰接处设有吊接部,所述摆动漏斗和吊接部之间设有导向定位件。
所述转轴设有便于转动转轴的手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4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