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及其内部布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4829.3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蔡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以太网 通讯 滑环 及其 内部 布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的内部布线系统和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
背景技术
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作为存在相对旋转运动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旋转连接器,可有效避免上述通信端在相对旋转运动中可能出现的通信电缆缠绕、扭断问题,从而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如图1a-1c所示:
在部件组成上,所述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包括:轴身外围间隔装设有导电环101和绝缘环102的空心轴,即转子10;以空心轴做主轴、两端配有端盖、两端盖之间装设有电刷201和电刷架202的定子20;以及将所述定子20套装在所述转子10外围的轴承。其中所述电刷架202用来固定首端分别与所述导电环101外壁滑动摩擦接触的电刷201。
在内部布线系统中,所述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包括:与所述导电环101一一对应、分别连接于所述导电环101内壁与所述第一通信端A之间的8根并列的转子端芯线A10,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刷201末端与所述第二通信端B之间的8根并列的定子端芯线B20。
由此,所述第一通信端A和第二通信端B之间依次通过所述转子端芯线A10、所述导电环101内壁、所述导电环101外壁、所述电刷201的首端、所述电刷201的末端和所述定子端芯线B20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但是,所述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的数据传输速率会随着其自身孔径的增大而降低,且基于现有的内部布线系统,大孔径(如80毫米左右)的所述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100Mbps,已不能满足具有更强通讯能力的以太网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的内部布线系统和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以满足具有更强通讯能力的以太网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
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的内部布线系统,包括:
与导电环一一对应、分别连接于所述导电环内壁与第一通信端之间的转子端芯线,以及分别连接于电刷的末端与第二通信端之间的定子端芯线,其中,
所述转子端芯线和所述定子端芯线均为采用8芯网线中的芯线绞合规则对8根芯线进行布线而形成的4对双绞线;且连接于所述导电环内壁上的转子端芯线的颜色,与连接到与所述导电环处于滑动摩擦状态下的电刷上的定子端芯线的颜色相同。
可选地,还包括:
一端与转子端屏蔽层相连、另一端与网线的屏蔽网相连的转子端屏蔽芯线,其中所述转子端屏蔽层即为内壁分别与两对相邻的双绞线连接的两组导电环之间的导电环;
一端与屏蔽电刷相连、另一端与网线的屏蔽网相连的定子端屏蔽芯线;其中所述屏蔽电刷即为刷尾分别于两对相邻的双绞线连接的两组电刷之间的电刷。
其中,所述转子端芯线和所述定子端芯线中的双绞线的电气性能,均不低于超5类双绞线。
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包括转子、定子、轴承,以及上述提到的任一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的内部布线系统。
可选地,还包括:导电滑环和/或光纤滑环的内部布线系统。
其中,所述转子为轴身外围间隔装设有导电环和绝缘环、且所述绝缘环直径大于所述导电环直径的空心轴。
其中,所述导电环为外壁采用镀银工艺处理的导电环。
其中,所述导电环的材质为H62铜。
其中,所述电刷的刷线为银铜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8芯网线中的芯线绞合规则对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的内部布线系统进行布线,且所述内部布线系统中的转子端芯线和定子端芯线中具有相同颜色的线芯对应于同一对处于滑动摩擦状态的导电环和电刷;该布线设计符合网线的内部结构以及以太网的传输原理,因此相较于现有的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内部布线系统的、同孔径的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会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可更好地适应于具有更强通讯能力的以太网,保证存在相对旋转运动的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更加可靠、高速的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c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过孔式以太网通讯滑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4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工件的圆孔切割系统
- 下一篇:收获机半履带行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