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增益zeta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5068.3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张能;黄子田;丘东元;肖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4 | 分类号: | H02M3/04;H02M3/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益 zeta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增益zeta变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具有升压和降压功能的传统zeta变换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传统zeta变换器由于其固有特性的限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小,输出电压通常只能在输入电压的0~9倍范围内变化。在对输出电压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等低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场合,传统zeta变换器变得不再适用。为了扩大传统zeta变换器的适用范围,有必要通过技术改进拓展其输出电压增益。通过级联的方法可以实现上述目标但是会带来开关管数量增加、系统稳定性降低和效率下降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宽增益zeta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宽增益zeta变换器,主要包括输入电源、开关管、第一功率电感、第二功率电感、第三功率电感、第一中间储能电容、第二中间储能电容、输出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负载。
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与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
所述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功率电感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中间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功率电感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功率电感的另一端和第一中间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中间储能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功率电感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功率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中间储能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功率电感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输出电容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均与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为快恢复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的开关管,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感-电容-二极管网络的内在特性,开关管关断时,第二功率电感给第一中间储能电容充电,第一功率电感放电,当开关管导通时,第一中间储能电容和输入电源同时给第一功率电感充电,从而升高输出电压,结合传统zeta变换器的原有特性实现变换器输出电压增益的拓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宽增益zeta变换器的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图1所示电路图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工作模态图。其中图2a是工作模态1的电路图,图2b是工作模态2的电路图。图中实线表示变换器中有电流流过的部分,虚线表示变换器中没有电流流过的部分;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变换器与传统zeta变换器的增益对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宽增益zeta变换器,主要包括输入电源Vg、开关管S、第一功率电感L1、第二功率电感L2、第三功率电感L3、第一中间储能电容C1、第二中间储能电容C2、输出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负载R。
所述开关管S的漏极与输入电源Vg的正极连接;
所述开关管S的源极分别与第一功率电感L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中间储能电容C2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二功率电感L2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第一功率电感L1的另一端和第一中间储能电容C1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中间储能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三功率电感L3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功率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电容C3的一端和负载R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钕铁硼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