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渣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5858.1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贵平;樊洁君;梁宏猛;李连俊;王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5/00 | 分类号: | B61D5/00;B61F1/00;B61F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 钢渣 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渣罐车,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炼钢产生的不锈钢渣是通过10吨的不锈钢渣斗放置在平板车上运输的。每车只能放置三个渣斗,运输总量30吨,每次作业货物线上5辆平板车,运输次数频繁,上下货物线次数多,旧型的不锈钢渣作业方法难以适应炼钢作业的生产需求,需增加二至三次倒罐作业,运输效率较低。在保证运输总量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开展改型车辆的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渣罐车,实现了不锈钢渣的大吨位批量运输,满足日益增加的钢渣运输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渣罐车,包括承载支架、车体,承载支架为全焊接结构,支架底座设有防移挡块,承载支架与车体采用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车体为型钢结构制作,边梁、中梁均为标准箱型梁,两承载支架中心为水平车架,渣罐车转向架采用60-2型,轮对采用φ840辗钢轮对;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车钩。
所述车体外形尺寸为:长×宽×高为 8940×2900×2254mm;所述车体自重为54吨,载重120吨,最小通过曲线半径100m。
所述车钩为国产13#车钩、ST-1缓冲器。
所述承载支架外形尺寸为2530mm×320mm×750mm,主钢板厚度50mm。
所述承载支架与车体采用10.8级高强度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渣罐车,带来的有益效果:
(1)车辆满足3371mm高度不锈钢罐的使用要求,实现了不锈钢渣的大吨位批量运输,每日减少倒调次数160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不锈钢渣罐车车支架为全焊接结构,便于修复;
(3)不锈钢渣罐车设有防支架外移挡块,防止支架轴向窜动;
(4)不锈钢渣罐支架与车体采用10.8级高强度螺栓连接,确保运输安全;
(5)转向架设置摇枕弹簧防移位装置,防止装卸车辆过程弹簧丢失。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承载支架,2为车架,3为弹簧防移位装置,4为转向架,5为轮对,6为车钩,7为立筋,8为承载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不锈钢渣罐车,包括承载支架1、车体,承载支架1为全焊接结构,承载支架1底座设有防移挡块,承载支架1与车体采用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车体为型钢结构制作,边梁、中梁均为标准箱型梁,两承载支架中心为水平车架2,渣罐车转向架4采用60-2型转向架,轮对5采用φ840辗钢轮对;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车钩6。
承载支架1的承台面下端设有四块50mm直立筋7确保承台承载稳定性;承载台平面设有三块镶嵌承载垫块8保证平面稳定及未来检修更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渣罐车,具有结构参数如下:
(1)外形尺寸满足炼钢生产线不锈钢渣的需求,车体外形尺寸设计如下:长×宽×高为8940×2900×2254mm;车辆自重54吨,载重120吨,最小通过曲线半径100m。
(2)整个车体为型钢结构制作,边梁、中粱均为标准箱型,不锈钢渣罐车转向架采用60-2型(转向架编号,标准件),轮对采用φ840辗钢轮对;车钩采用国产13#车钩、ST-1缓冲器。
(3)通过强度计算车辆满足载重120吨的要求。
(4)罐体承载支架的设计:
①支架外形尺寸设计为2530mm×320mm×750mm,主钢板厚度50mm;承载台下面为平面结构与不锈钢罐体匹配,适应钢水包的炼钢需求。
②承载支架的承台面下端设有4块50mm直立筋确保承台承载稳定性;
③承载台开口为V型结构适应罐体的制造偏差,确保罐体安装正位。
④承载台平面设有三块镶嵌承载垫块保证平面稳定及未来检修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渣罐车,能满足高炉下炼钢炉下不锈钢渣的运输作业,改型车辆较老式不锈钢渣斗载重大,作业效率高。配件均为标准件,是冶金企业的理想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