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7217.X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步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新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顶棚 吸能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部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顶棚的结构特点及车辆钣金件的加工原因,车辆顶棚与安装附件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噪音,这不仅不利于车内乘车环境的控制;而且,长期的噪音易引起驾驶员和乘客的情绪变化,会对车辆的安全行驶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用于安装于车辆顶棚以减轻车辆行驶噪音,包括以聚丙烯材料注塑形成的壳体,所述壳体表面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安装部和连接部,且所述安装部的顶面高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面;
在所述壳体背面对应于安装部的位置形成空腔;
在所述壳体背面对应于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突伸的抵顶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中,所述壳体背面还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中心开设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中,将所述车辆顶棚吸能块安装于车辆顶棚,借助于安装部的空腔结构,使得该车辆顶棚吸能块能够产生形变,进而将车辆顶棚与安装附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安装附件与车辆顶棚之间不致于因刚性连接而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是安装于车辆顶棚以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该车辆顶棚吸能块结构包括以聚丙烯材料注塑形成的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安装部3和连接部4,且所述安装部3的顶面31高于所述连接部4的顶面41,也即顶面31能够接触到车辆顶棚、而顶面41无法接触到车辆顶棚。
在所述壳体1背面对应于安装部3的位置形成有空腔2,在所述壳体1背面对应于连接部4的位置还突伸设置有抵顶件11、12。
当将该车辆顶棚吸能块放置于车辆顶棚时,所述车辆顶棚与安装附件分别位于该车辆顶棚吸能块的两侧。这样,当对车辆顶棚吸能块施加外力时,所述车辆顶棚吸能块能够产生形变,进而将车辆顶棚与安装附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安装附件与车辆顶棚之间不致于因刚性连接而产生噪音。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顶棚与安装附件之间也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连接,从而避免产生噪音。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所述壳体1的背面还设置了多个安装柱21、22,这些安装柱的中心开设有内螺纹,从而能够利用螺栓穿透安装附件而旋入内螺纹中,藉以对所述车辆顶棚吸能块进行定位。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新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新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7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