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除菌空气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8129.1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佳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00;B01D53/02;A61L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空气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私家车逐步进入普通群众的家庭,使得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井喷式增长。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人们将不再一味注重物质生活水平,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精神生活和自身健康上,因此,在汽车普及的同时,人们对汽车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致汽车空气过滤器得以广泛推广使用。现有的汽车空气过滤器主要通过滤芯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并且过滤效果较低。再者,大多数汽车的内饰件都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这些高分子材料会挥发出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极易损害驾驶员及其乘客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菌性能好、过滤效果好的汽车用空气过滤器,解决现有汽车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低、单纯过滤粉尘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用除菌空气过滤器,包括设有出气口的上端盖、设有进气口的下端盖,与上端盖连接的圆筒形滤芯伸入下端盖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滤芯包括内、中、外三层过滤层,内层过滤层为活性炭层,中层过滤层为聚氨酯纤维层,外层过滤层为纳米银颗粒除菌层。
进一步地,内、中、外三层过滤层设有若干褶皱组。
进一步地,纳米银颗粒除菌层的单面或双面喷涂有丙烯酸透气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滤芯采用圆筒形结构,增加了空气与滤芯的接触面积;滤芯采用内、中、外三层过滤层,活性炭层吸附空气中存在的异味、有毒气体,过滤掉粉尘,聚氨酯纤维层主要起骨架支承作用,但也能过滤掉部分粉尘,纳米银颗粒除菌层有效提高滤芯的除菌性能,滤芯的过滤效果好和除菌性能高。
2、 内、中、外三层过滤层设有若干褶皱组,增加了空气与滤芯的接触面积,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好。
3、 纳米银颗粒除菌层的单面或双面喷涂有丙烯酸透气涂层,改善了滤纸层的透气性,空气过滤时的阻力减小,使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好、过滤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形滤芯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上端盖、2—下端盖、3—出气口、4—进气口、5—圆筒形滤芯、5-1—纳米银颗粒除菌层、5-2—聚氨酯纤维层、5-3—活性炭层、5-4—丙烯酸透气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汽车用除菌空气过滤器,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和滤芯,所述滤芯为圆筒形滤芯5,上端盖1与下端盖2连接,连接之后两者之间形成一空腔,本实施列中上端盖1与下端盖2连接的连接方式优选螺纹连接,其目的在于方便滤芯的拆卸。上端盖1上连接有圆筒形滤芯5,圆筒形滤芯5伸入下端盖2内部的凹腔内,并将空腔分为进气室和出气室,该圆筒形滤芯5的底部为球面形状,而不是普遍采用的平面形状,目的在于增加圆筒形滤芯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与圆筒形滤芯5的接触面积,圆筒形滤芯5可设有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沿圆筒形滤芯5的外圆柱面均匀设置。上端盖1上开设有出气口3,出气口3与出气室连通,下端盖2上开设有进气口4,进气口4与进气室连通,其中进气口4可沿下端盖2端面均匀设置多个,提高气体进入进气室的效率。汽车室外的空气通过进气口4进入进气室,并通过圆筒形滤芯5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出气室,并最终通过出气口3进入汽车室内。为了方便清除过滤器中的粉尘或杂物,除了可快速通过拆卸螺纹连接的上端盖1与下端盖2,也可在下端盖2上设置卸灰口,该卸灰口可设置在下端盖2的端面或者圆柱面上,具体位置根据过滤器的安装情形加以确定。过滤器正常工作时,该卸灰口常闭,只有清楚过滤器中的粉尘或杂物时,打开卸灰口阀门,粉尘或杂物从卸灰口排出。进气口4末端还可设置切片,空气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入进气口4以后,在切片的作用下做复合旋转运动,一方面可沿过滤器轴线运动,另一方面还可沿过滤器周向运动,旋转运动的空气在过滤器内碰撞过滤器内部并掉入过滤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佳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佳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8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办公室睡眠辅助仪
- 下一篇:一种钢材四氟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