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纫机用带风叶的手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8458.6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沪龙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30 | 分类号: | D05B6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机 用带风叶 手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用带风叶的手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缝纫机机头冷却,有的是自然冷却,效果非常差,也有用风叶送风冷却的,但是吹风的方向都是平行于轴线,不能按结构和热场分布的需要的方向吹风,而且在送风的同时,也将灰尘和线屑挟带着进入机头内部,尤其是气流直接吹向编码器后罩,这样常常会使编码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失效;再者当缝纫机工作时,飘忽的线头经常会缠绕在手轮上,以致缝纫机不能正常工作。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08277.7,名称为“缝纫机的下盖和缝纫机”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申请写明,其下盖是由具有热传导性的金属制成的,在其外侧下表面具有接触部,接触部与在外侧下表面安装的发热零件接触;该专利明确表示:发热零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接触部传递到下盖,并朝该下盖周边散热,该专利依靠下盖热传导自然散热,显然这种散热方式存在效果差的不足。
对于手轮的改进现有技术一般都是针对工艺需要而进行的,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50551.4,名称为“一种缝纫机的手轮”的发明专利申请,也仅仅是对缝纫机的手轮上的车针定位装置结构进行改进,而对于冷却、编码器集贮灰尘及手轮缠线问题都未能考虑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缝纫机机头冷却风道,包括手轮的结构不够合理,使得编码器易集贮灰尘且手轮经常缠线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对编码器遮护可靠及不会缠线的手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缝纫机用带风叶的手轮,包括连为一体的轮缘和轮毂,其特征是,轮缘的外侧面为圆锥面结构,轮缘外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沿轮缘径向或沿轮缘外侧面法向的通孔;轮毂通过中心轴孔与缝纫机机头的电机后轴连接,轮毂朝向电机的一侧连接有轴流式风叶,风叶的前方固定有遮挡在编码器后端部的导风罩,导风罩的后端固定在轮毂上,风叶及导风罩的前方与缝纫机机头的冷却通道相对应。
轮缘的外侧面为圆锥面结构,使偶然卷到手轮上的线头也会滑溜脱开;轮缘外侧面上设通孔,气流可从孔中吹出,漂浮在手轮上面的线头被气流吹开,保证手轮不会缠上线头;轮毂设有轴流式风叶以提供冷却气流,主动强力对机头内各部位进行冷却,无需另备冷却动力装置;导风罩有两个作用,一是遮护设置在电机后端部位的编码器,使其免受气流中的灰尘或线屑影响,二是合理引导气流方向,沿着最紧要的冷却部位流动。
优选方案,所述缝纫机机头的冷却通道,包括在缝纫机机头的右端部连接有外壳,外壳的上部有一圆柱形的空腔,电机位于空腔的中心部位,外壳的内部固定有电机和编码器,电机与空腔之间有环形间隙;冷却通道还包括缝纫机机头内腔;风叶的右侧配有防尘罩,防尘罩固定在外壳的右端部,防尘罩设有进气孔。
优选方案,轮缘外侧面上的通孔有2-5个,且直径相同,所有通孔的中心位置在外侧面上按螺旋线规律排列,各相邻两孔中心位置的距离都相等。多个通孔按螺旋线规律排列,展开后所有的孔等距地排列在一直线上,当手轮旋转时,各个孔的气流形成一道圆盘状气带,全部气孔的气流组成一道气幕遮盖在手轮的外侧面。
优选方案,导风罩为喇叭形结构,喇叭口与编码器的后端部对应并留有一定的间隙。
优选方案,喇叭形结构为圆锥面或旋转双曲面形状。这两种形状的曲面都能顺畅地将气流向前方外侧引导,绕过编码器,直接吹在电机及电子控制器件上。
优选方案,防尘罩为圆板构成,防尘罩的进气孔由在圆板中间的圆孔阵列构成。
优选方案,手轮的轮缘外面由塑料制成,轮缘的内里及轮毂为金属嵌件,金属嵌件与轮缘外面的塑料结合为塑合件的结构。合理选配材料及其结构和质量分布,即要考虑强度的需要,也要考虑转动惯量的要求,手轮同时是一个飞轮,起到平衡缝纫针动作稳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缝纫机机头的主要发热部位全部串联在冷却风道中,总体统筹、全面兼顾,高效节能;
2、风叶的前方固定有遮挡在编码器后端部的导风罩,将气留向前方外侧引导,绕过编码器,直接吹在电机及电子控制器件上,避免编码器积灰尘;
3、轮缘的外侧面为圆锥面结构,使线头即使缠绕上去也会滑脱;
4、轮缘外侧面上的有多个通孔,气流可从孔中吹出,气流组成一道气幕遮盖在手轮的外侧面,漂浮在手轮上面的线头被气流吹开,加上轮缘的外侧面为圆锥面结构,两者配合,双重阻挡作用保证手轮不会缠上线头;
5、喇叭形结构为圆锥面或旋转双曲面形状,使气流向外引导顺畅,压力损失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沪龙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沪龙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8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