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点火射孔用旁开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8745.7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凯;王海;欧跃强;陈锋;陈建波;鄢杨;陈奂;张清彬;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9 | 分类号: | E21B43/119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点火 射孔用旁开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缆射孔管串一次性下井实施多次射孔作业中的多级点火射孔用旁开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射孔作业常需要一次下井多次点火射孔,目前常用的一次下井多次点火系统采用选发控制块进行选发点火控制,每级选发控制块有5根连接线需要连接。
公开号为CN201209435,公开日为2009年3月18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射孔枪中间接头。主要解决现有中间接头射孔盲区大、制造成本高、传爆率低及结构复杂的问题。其方案在于:上下射孔枪体之间连接有接头主体,接头主体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下弹架盘及上弹架盘,下弹架盘下端上射孔枪体阶台孔内置有拉紧盘,接头主体孔内下弹架盘下及上弹架盘上分别连接有下扶正体和上扶正体,下扶正体与上扶正体对应端孔内通过顶丝分别固定有传爆管,传爆管内置有导爆索。该射孔枪中间接头具有射孔盲区小、制造成本低、传爆率高及结构简单的特点。
但以上述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普通射孔枪接头无法满足多次点火射孔接线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级点火射孔用旁开接线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普通射孔枪接头无法满足接线要求的限制,且可满足下井管串的密封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级点火射孔用旁开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旁开接头,旁开接头的一端与上级射孔枪连接,旁开接头的另一端与下级射孔枪连接,在所述旁开接头上开有用于容纳多级点火控制器和线缆的中孔,在所述旁开接头的壁上开有与中孔连通的旁开孔,在所述旁开孔的外侧设置有封闭旁开孔的盖板。
所述盖板为密封盖板,密封盖板的结构是:在盖板与旁开孔的端部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密封垫圈。
所述多级点火控制器设有五路连接线路,第一路是输入的上级射孔枪用耐温线缆,第二路是用于输出至下级射孔枪用耐温线缆,第三路和第四路用于连接雷管,第五路用于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旁开接头上开有用于容纳多级点火控制器和线缆的中孔,在所述旁开接头的壁上开有与中孔连通的旁开孔,在所述旁开孔的外侧设置有封闭旁开孔的盖板”这样的结构方式,多次点火控制器的连接线路从旁开孔中取出,进行连接完成后经旁开孔放入旁开接头内,再将密封盖板拧入旁开孔内,并拧紧。从而克服了普通射孔枪接头无法满足接线要求的限制,实现了多级点火射孔各级之间的线路在旁开孔处可靠连接。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盖板与旁开孔的端部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密封垫圈”的结构形式,其密封效果更好,可满足下井管串的密封要求。
3、本实用新型可配接多种型号的射孔枪,解决了普通射孔枪接头无法满足多次点火射孔接线要求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1、旁开接头,12、旁开孔,13、密封盖板,14、多级点火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如下:
其包括旁开接头11,旁开接头11的一端与上级射孔枪连接,旁开接头11的另一端与下级射孔枪连接,即在旁开接头11的两端均加工有外螺纹。
在所述旁开接头11上开有用于容纳多级点火控制器14和线缆的中孔,该中孔是贯穿旁开接头11的轴向的。在所述旁开接头11的壁上开有与中孔连通的旁开孔12,通常,旁开孔12仅开一个就可以了,在所述旁开孔12的外侧设置有封闭旁开孔12的盖板。具体加工时,旁开孔12的孔径小于盖板的孔径,而在盖板与旁开孔12的端部相接触的部位设置密封垫圈,效果更好,密封盖板13与旁开接头11可以是螺纹连接的,只要密封盖板13将旁开孔12堵住就可以了。所述多级点火控制器14设有五路连接线路,第一路是输入的上级射孔枪用耐温线缆,第二路是用于输出至下级射孔枪用耐温线缆,第三路和第四路用于连接雷管,第五路用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8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测井仪器活塞式压力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变径油管短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