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泵卸压阀油箱防水呼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9229.6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申建立;张卫利;姚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凯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9 | 分类号: | F16L55/09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泵卸压阀 油箱 防水 呼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润滑泵卸压阀油箱,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泵卸压阀油箱防水呼吸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润滑技术中,集中润滑系统大多由润滑泵、管路、分配器组成。工作中,随着润滑泵定时运行向管路和分配器供油,润滑泵油箱里的油脂容量会逐渐减小,当油脂将要用完时,需要通过加油机向油箱内添加油脂,因为油箱四周密封,在润滑泵向外供油和向油箱添加油脂时,油箱内部的空气空间要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油箱顶部设置一个用于平衡内外气压的连通管,通常叫呼吸管,润滑泵一般装在车辆主机底盘上,位置比较低,车辆运行中有时要短时涉水,如何避免从呼吸管吸进水,就需要专门进行设计。
目前,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防水呼吸管都是一段弯曲成倒置U形的细管结构,一端朝下开口于油箱,另一端朝下开口于大气。这种结构的弊端是只能实现静态防水,也就是说车辆不运行时可以实现防水。如果在车辆涉水时,或者车辆出水后呼吸管的下弯端存留有一段水,油泵运行时,只要泵油量大于U形管下弯部分的管路容积时,水仍然会从呼吸管吸入油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进上述结构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润滑泵卸压阀油箱防水呼吸管,使呼吸管能够实现在水下可靠地工作一个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润滑泵卸压阀油箱防水呼吸管,包括:防水帽、呼吸管、弹性凹凸卡扣;将呼吸管套装在防水帽内部,呼吸管上端开口与防水帽上端空腔连通,呼吸管下端开口连接油箱,防水帽上部密封,下部通过弹性凹凸卡扣和呼吸管下端连接。
防水帽内设置有防水帽内空腔,防水帽内空腔下部通过开口连通大气。
防水帽内空腔的容积要大于润滑泵一次工作循环的出油容积。
单个开口的面积要小于防水帽内空腔截面积的五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达到如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在各种工况下油箱的防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泵卸压阀油箱防水呼吸管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润滑泵卸压阀油箱防水呼吸管,如图1所示,呼吸管3套装在防水帽1内部,呼吸管3上端开口与防水帽上端空腔6连通,呼吸管3下端开口连接油箱,防水帽1上部密封,下部通过弹性凹凸卡扣4和呼吸管3下端连接。防水帽1内设置有防水帽内空腔5,防水帽内空腔5下部通过开口2连通大气。防水帽内空腔5的容积要大于润滑泵一次工作循环的出油容积。确保在呼吸管3没入水下时润滑泵能工作一次循环,不至于将水吸入到油箱。单个开口2的面积要小于防水帽内空腔5截面积的五分之一,使得如果防水帽内空腔5中存留有水时,润滑泵工作的情况下,从开口2进入的空气要以气泡的形式穿过水体上升到防水帽1顶端。如果单个开口2面积同防水帽内空腔5的横截面相当,油泵工作泵油时,在泵站吸力作用下,水面会整体上升而吸入油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在各种工况下油箱的防水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凯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凯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9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防止鞋口面变形的鞋后踵定型机的压模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可脱卸防风袖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