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噪声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9522.2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安延涛;马汝建;赵东;蔡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噪声的调节阀,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安装带有三个多锥度套筒、二个套筒插槽及二个弹性阻尼端盖的组合套筒来实现噪声治理的调节阀,属于调节阀噪声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调节阀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石油等诸多重要行业。调节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改变调节参数,把被调参数控制在工艺所要求的范围内,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然而,由于调节阀内部流场复杂,使得调节阀在工作时伴随产生噪声,不仅污染周边环境,而且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劳动生产率。
目前针对调节阀的噪声治理可采用声源或声路治理法,虽然部分学者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个别学者在调节阀结构及内部流场方面未考虑周全,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后果。如专利(CN 200920076178.9)中,在角形调节阀中采用由多个水平状长方孔的下沿,叠加一个其二边呈平滑内凹曲线的平头倒三角形孔,以及叠加不同高度的倒三角形孔所组成的多个复合孔的几何状流道孔来进行噪声治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阀内的噪声,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其流道孔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二是由于采用的均流罩是固定结构,流体只能通过均流罩上的通孔由阀入口流入阀芯处,使得流体在均流罩底部未开通孔处由于路径受阻易形成涡流,产生新的局部噪声;三是水平状长方孔的下沿与二边呈平滑内凹曲线的平头倒三角形孔之间不易形成光滑过渡面,流道截面积的突然增大,易造成过渡口下方与过渡口处流体的速度差,在此处形成小的局部涡流,产生新的噪声源;四是由于水平状长方孔上沿不变,下沿截面积增加,使得流体在通孔的上、下区域流速不等,形成速度差,易形成局部涡流并产生新的噪声源。因此,针对调节阀的噪声治理,需在其内部结构、流场特性及降噪成本上进行综合考虑,以设计适合本调节阀的降噪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调节阀存在的噪声过大、噪声治理成本高、以及在噪声治理中对本身结构及流场特性考虑不周等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理调节阀噪声并且成本低、符合流场特性的一种低噪声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低噪声调节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锥度孔组合套筒式低噪声调节阀,包括阀体、组合套筒、套阀芯、阀芯和阀杆,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阀芯,阀芯与阀杆连接,所述的阀体内的阀座上安装有多锥度孔组合套筒,所述的多锥度孔组合套筒内壁与阀芯配合,多锥度孔组合套筒的上端通过套阀芯固定,多锥度孔组合套筒的下端固定在阀座上。
所述的多锥度孔组合套筒,包括弹性阻尼下端盖、下插槽、外套筒、中间套筒、内套筒、上插槽和弹性阻尼上端盖,所述的弹性阻尼上、下端盖分别安装在上、下插槽,所述的上、下插槽由里往外依次安装内套筒、中间套筒和外套筒。
所述的弹性阻尼上、下端盖由橡胶制成,上设有端盖外螺纹和端盖凸台。
所述的上、下插槽设有插槽外套筒外螺纹、插槽凸台、插槽端盖内螺纹、插槽内套筒内螺纹和插槽中间套筒凹槽。
所述的内套筒的上、下端设有外螺纹,侧壁上设有若干锥孔,所述的锥孔的直径是由内壁向外壁逐渐增大。
所述的中间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锥孔,所述的锥孔的直径是由内壁向外壁逐渐增大。
所述的外套筒的上、下端设有内螺纹,侧壁上设有若干锥孔,所述的锥孔的直径是由内壁向外壁逐渐增大。
所述的内套筒、中间套筒和外套筒锥孔的锥度为1:10~1:1。
在所述的阀体的上端设有阀盖和支架,支架与阀盖连接,阀盖与阀体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阀芯处的流体分流采用多锥度孔的组合套筒,使流体由组合套筒内部经小孔流向节流口前,首先,在内套筒内部相互碰撞并消耗部分能量,将速度和压降降下来,实现一次降噪;然后,流体经过内套筒带锥度的小孔,呈1:10~1:1的锥度,截面积由里向外逐渐增大,使得速度和压降再次降下来,实现二次降噪;其次,流体经内套筒流到内套筒与中间套筒之间区域,流体再次碰撞,将速度和压降再次降下来,实现三次降噪;之后,流体经过中间套筒带锥度的小孔,实现四次降噪;之后,流体经中间套筒流到中间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区域,流体再次碰撞,实现五次降噪;最后,流体经过外套筒带锥度的小孔,实现六次降噪。通过六次降噪,可实现节流口处噪声源的治理。多锥度孔套筒孔的数量和锥度通过计算得出,多锥度孔套筒孔的数量和锥度可根据不同调节阀的需要进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9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