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站电池被盗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0428.9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文;樊莉;杨峙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G08B25/1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李春晅 |
地址: | 430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电池 被盗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电池被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室外移动通信基站的外挂备用供电电池长期处于无机房且无人现场职守的环境下,尤其是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池容易被盗。由于基站备用电池使用频率低、容量大、价格高,偷盗基站电池成为了不法分子获取利益的手段。
由于平时基站电池并不使用,只有在基站断电或巡线员巡线时,或者往往要等到主供电电源断电后,检测到被盗地区无信号覆盖,才会发现基站电池被盗的问题。
现在已经有了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室外电池被盗后报警的系统装置,但这些装置的电池报警功能都依赖于断电时网络服务的有无或者实地查看,若无断电且无人员实地查看,则很难及时知道基站电池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站电池被盗报警装置,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基站电池被盗报警,并且报警及时快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站电池被盗报警装置,包括触发器、处理器、通信发送设备和通信接收设备,所述触发器安装在所述基站电池底部,所述触发器的接触开关与所述基站电池的底部接触,所述触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发送设备依次连接,所述通信发送设备与所述通信接收设备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传感设备对室外基站电池的状态感知,当基站电池被取下离开原有位置时进行反馈,通过通信模块将电池被盗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而且是通过GSM和光纤通信结合的方式面向异构网络环境 进行报警,通知用户基站电池被盗位置和时间等相关信息,从而防止了基站电池成批大面积被盗,降低了无信号处理时长,减少了与此相关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使基站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另外该装置与移动基站所有设备兼容并且互不影响,实现了友好的兼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基站电池被盗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基站电池被盗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站电池被盗报警装置包括触发器101、处理器102、通信发送设备103、通信接收设备104和电脑105。
本装置中包括4个触发器,4个触发器分别安装在基站的4个电池100的底部,触发器的接触开关与对应的基站电池的底部接触,4个触发器之间通过导线串联。
由于基站电池的重量对触发器产生压力,使触发器接触开关闭合,当4个触发器都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发器串联电路闭合,此时检测基站电池状态电平为低。当有1个或多个基站电池被盗后,与之对应的触发器串联电路中1个或多个触发器断开,使得整个触发器串联电路断路,此时检测基站电池状态电平为高。通过快速及时检测电池状态电平由低到高发生电平变化,可以判定当前基站电池未处于正常位置,由此确定当前电池被盗。
触发器、处理器和通信发送设备依次连接,通信发送设备与通信接收设备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电脑通过串口与通信接收设备连接,其中处理器是STC89C52处理器,通信发送设备是GSM发送设备,通信接收设备是GSM接收设备。上述通信网络例如是光纤网络等。
当基站电池遭到偷窃,触发器便将探测信号被送入STC89C52处理器进行识别和处理。处理器通过GSM发送设备将信息传输给电脑连接的GSM接收设备(当GSM信号过弱或GSM通信设备出现异常时,通过光纤网络进行报警信号的传输),电脑通过串口读取到报警信息,并在电脑界面显示报警信 息、被盗基站所在位置及被盗时间。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实时性,无需人工维护,只需安装相应设施,当被盗事件发生后,在系统监测端就可以看到报警的全部信息;灵活性,本装置安装便捷,体积小,性价比高,易推广;完备性,本装置针对目前移动基站的实际情况结合两种通信方式,设计了一套GSM与光纤相结合的通讯模块,适应性好,灵活性高,在不同的通信网络环境中皆能胜任报警的任务。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0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