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体的网边拉力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0748.4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登癸 |
主分类号: | A63B61/04 | 分类号: | A63B6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刘新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力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类用网体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网体的网边拉力固定结构,其藉由一钢性体的夹网皮夹设于该网体塑料布包边的第一端边或第二端边,再以二个以上的钉体固定,使应力可均匀分散,网体可承受较大应力,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
背景技术
按,球类运动中,像是网球、羽球、排球等都需要一网体区隔两边,而其习用的网体其四周虽然都有塑料布包边的设置,但是都是直接以塑料布包边的部分承受拉力,而其塑料布相当单薄,所能承受的拉力自然有限,加上其拉力都会集中在两端边的上方及下方,所以这两个地方相当容易损坏,自然使得习用的网体易损坏及寿命降低的缺失。
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也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体的网边拉力固定结构,其藉由一钢性体的夹网皮夹设于该网体塑料布包边的第一端边或第二端边,再以二个以上的钉体固定,使应力可均匀分散,网体可承受较大应力,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
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体的网边拉力固定结构,包含有:一网体, 该网体设有一第一端边及一第二端边, 该网体四边设有一塑料布包边;
一夹网皮, 该夹网皮得以夹住该塑料布包边与该网体的该第一端边或该第二端边; 以及
还包括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为二个以上的钉体,于该夹网皮上间隔设有二个以上的该钉体固定该夹网皮、该塑料布及该网体的该第一端边或该第二端边, 藉由二个以上的该钉体得以平均分力, 使应力可均匀分散不会集中, 使该网体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该固定装置为一粘扣,该粘扣包括单面公粘扣和双面母粘扣,该单面公粘设于该夹网皮上,该双面母粘扣设于该第一端边或该第二端边上,该夹网皮与该第一端边或该第二端边通过该单面公粘扣与该双面母粘扣相互粘连固定。
其中该网体设有的一第一端边及一第二端边分别为PVC管材。
该第一端边或该第二端边两旁设有二夹片夹合, 该二夹片得夹合该第一端边, 或该二夹片得夹合该第二端边, 该二夹片得为该夹网皮夹住, 该二夹片并得为二个以上的该钉体固定。
该夹网皮为钢性体的夹网皮。
其中二个以上的该钉体数量为三个, 通过设有的三个该钉,使该二夹片对该夹网皮的应力可均匀分散至三个该钉体而不会集中, 使该网体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羽球网体的实施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平面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0、网体; 11、第一端边; 12、第二端边; 13、塑料布; 15、PVC管材; 16、双面母粘扣;
20、夹片;
30、夹网皮; 31、单面公粘;
40、钉体;
50、玻纤或碳纤杆;
A、拉力; B、抗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体的网边拉力固定结构的设计。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实施方式及图式详述如后: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体的网边拉力固定结构,包含有:
一网体10,该网体10设有一第一端边11及一第二端边12,该网体10四边设有一塑料布13包边;
二夹片20,该第一端边11及该第二端边12两旁设有该二夹片20夹合;
一夹网皮30,该夹网皮30可为钢性体的夹网皮30,钢性体的该夹网皮30得以夹住该两夹片20及该塑料布13包边与该网体10的该第一端边11或该第二端边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登癸,未经陈登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0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麻将机送牌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消防灭火设备的喷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