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疗保健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131.6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卫民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N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07255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疗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疗保健枕。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随着人们对于睡眠质量的不断追求,具有一定保健作用,可以起到舒缓神经,镇静安神,保护颈椎等作用的健康型枕头油然而生,由于人体的脊柱从侧面看在颈部具有生理弯曲曲线,所以用填充材料填充到枕头中保持枕头的高度,以适应颈部的曲线,但是填充材料的选择很困难,过硬的材料使头部与枕头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力集中到接触面,头部会感到疼痛,软材料在使用时感觉舒适,但难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导致颈肌过度牵拉疲劳,甚至使得颈椎病病情加重,还会造成喉部肌肉紧张,容易加重打鼾。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健康的磁疗保健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健枕本体、钢支撑架、缓冲层、枕套、拉链、套头、中药包、牵引枕部、低枕部、防护枕部、控制器、连接口、连接导线、磁点、磁片、粘带、软垫,所述保健枕本体依次分为牵引枕部、低枕部、防护枕部,所述防护枕部高于牵引枕部,且与低枕部为弧度连接,无棱角,所述保健枕本体的内部为钢支撑架,所述钢支撑架内部空腔中有中药包,所述钢支撑架外侧设有缓冲层,所述牵引枕部套入枕套,所述枕套上低枕部的部位设有磁点,所述枕套和软垫 上设有粘带,所述软垫通过粘带与枕套连接,所述磁片吸合在磁点上,所述枕套与套头上设有拉链,所述套头通过拉链与枕套连接,所述套头上设有连接口,所述磁点通过连接导线与连接口连接,所述连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牵引枕部长于防护枕部。
所述钢支撑架为蜂窝结构。
所述缓冲层为慢回弹记忆棉。
所述磁点有N个,N≥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有低枕部和牵引枕部,在使用时先枕牵引枕部,对颈部的肌肉进行放松牵引,然后枕低枕部,低枕部上设有磁片,能将控制器发射的脉冲转化为磁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可以催眠;还采用蜂窝钢结构作为支撑,慢回弹记忆棉作为缓冲,既保证了枕头的高度,又不会太硬使得舒适度不够,钢支撑架内部还放有中药包,从物理结构和化学两方面进行保健安神;低枕部与牵引枕部、防护枕部的连接均为平滑弧度连接,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图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钢支撑架-1、缓冲层-2、枕套-3、拉链-4、套头-5、中药包-6、牵引枕部-7、低枕部-8、防护枕部-9、控制器-10、连接口-11、连 接导线-12、磁点-13、磁片-14、粘带-15、软垫-16;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保健枕本体、钢支撑架1、缓冲层2、枕套3、拉链4、套头5、中药包6、牵引枕部7、低枕部8、防护枕部9、控制器10、连接口11、连接导线12、磁点13、磁片14、粘带15、软垫16,保健枕本体依次分为牵引枕部7、低枕部8、防护枕部9,保健枕本体的内部为钢支撑架1,将中药包6放在钢支撑架1内部空腔中,在钢支撑架1外侧包裹缓冲层2,将牵引枕部7套入枕套3,在枕套3上低枕部8的部位设有磁点13,根据人体颈部结构,一般设置最佳磁点13为六个,枕套3和软垫16上设有粘带15,将软垫16通过粘带15与枕套3连接,将磁片14吸合在磁点13上,枕套3与套头5上设有拉链4,套头5上设有连接口11,磁点13通过连接导线12与连接口11连接,再用连接导线12将连接口11与控制器10连接,最后把套头5通过拉链4与枕套3连接。
实施例2
使用时先枕牵引枕部7,对颈部的肌肉进行放松牵引,然后枕低枕部8,控制器10发射预设脉冲信号,通过连接导线12传输至低枕部8上的磁点13,再通过磁片14发射磁信号,对人体颈部进行磁疗,钢支撑架1内部的中药包6缓慢散发有效药物成分,具有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卫民,未经赵卫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舵机检测设备的检测校准方法
- 下一篇:机器人智云兼容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