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138.8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盖旭升;任国龙;程继坤;邵忠秀;雷锋;张继莹;蒋国亮;吴涛;李杰;曾祥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B65G6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定量 装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散装物料在料仓的装车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载、欠载现象。车辆超载会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车辆欠载又会增加运输成本。这样如何实现散装物料料仓的定量装车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散装物料的装车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先装车后计量的方式,该装车方式需要先在汽车衡上计量汽车皮重,再到料仓下根据经验装车,然后回到汽车衡计量毛重,超载时进行人工卸车,欠载时回料仓补料。该方式主要缺点是:装车过程繁琐,装车误差大,效率低,极易造成场地交通堵塞。(2)先计量后装车的方式,该装车方式是在料仓下增加定量仓,先在定量仓中称量出预装重量,再放料装车。此方式主要缺点是:定量仓占用空间大,影响料仓容量和高度,增加料仓建设成本。(3)先工艺秤计量装车后汽车衡准确称量。该装车方式先在汽车衡上计量汽车皮重,再到料仓下通过工艺皮带秤粗略计量装车,然后回到汽车衡计量毛重。此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超载、欠载问题,但装车过程增加工艺皮带秤计量,计量结果误差较大,存在装车过程繁琐、装车精度及效率低等问题。
针对上述几种装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散装物料的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成为必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该装车系统实现了散装物料在料仓的装车过程中,动态装车和静态计量的同步进行,提高了定量装车的精度和效率,避免了车辆超载、欠载现象的发生,达到料仓的快速定量装载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料仓、卸料装置、固定式电子衡器以及辅助控制装置,所述料仓为两个,两个料仓设置于固定式电子衡器的上方;所述的卸料装置为两个,两卸料装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上述两料仓的底部,所述的卸料装置包括卸料闸门和溜槽,所述卸料闸门上部与料仓的落料仓口连接,卸料闸门下部与溜槽连接;所述的辅助控制装置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于固定式电子衡器和卸料装置。
所述卸料闸门为平板卸料闸门,所述的溜槽为簸箕式溜槽。
所述卸料闸门为扇形卸料闸门,所述溜槽为伸缩式溜槽。
所述固定式电子衡器包括承载器、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所述的固定式电子衡器嵌入地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通过固定式电子衡器对汽车装车过程中的重量进行实时监测,将重量信号传送给辅助控制装置,辅助控制装置根据重量信号的变化及时控制放料闸门开口大小,控制定量给料。
2、本实用新型固定式电子衡器安装在料仓底部地面,车辆装车前和装车完成后,均可在固定式电子衡器上称重计量,一次性完成车辆的皮重、毛重计量,减少了车辆周转环节。
3、本实用新型以汽车车厢代替定量仓,减少了料仓建设高度,节省了料仓空间,降低了料仓建设成本。在保证计量精度和装车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装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装车前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装车后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平板卸料闸门和簸箕式溜槽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扇形卸料闸门和伸缩式溜槽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仓,11落料仓口,2卸料装置,21卸料闸门,22溜槽,3固定式电子衡器,4辅助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料仓智能定量装车系统,它包括料仓1、卸料装置2、固定式电子衡器3以及辅助控制装置4。所述的料仓1为两个,两个料仓1设置于固定式电子衡器3的上方;所述固定式电子衡器3包括承载器、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所述固定式电子衡器3设置在地面上或嵌入地面内。
所述的卸料装置2也为两个,两个卸料装置2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料仓1的底部,卸料装置2包括卸料闸门21和溜槽22,所述卸料闸门21上部与料仓1的落料仓口11连接,卸料闸门21下部与溜槽22连接。
所述卸料闸门21为扇形卸料闸门或平板卸料闸门,卸料闸门21的开口为单开式开口。另外,卸料闸门21的开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双开式开口。
所述的溜槽22为簸箕式溜槽,采用簸箕式溜槽进行卸料主要通过电机或液压马达等牵引设备在辅助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卸料。所述的溜槽22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伸缩式溜槽,由于伸缩式溜槽可伸至车厢底部,这样可起到降尘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