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材分段自由端口的活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686.0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尧;刘圣全;杨杰;何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分段 自由 端口 活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分段大合拢端口板材平直度的板材分段自由端口的活动工装。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领域中,分段自由端口是指分段大合拢搭载的对接端口,分段自由端口的平直度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需满足《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关于对接端口平直度的要求,即每肋位间(一般为600mm长)变形不大于2mm,以减少分段搭载因平直度问题引起的结构开刀调整,从而导致船体在船坞阶段的搭载周期的延长。
为了控制分段自由端口因结构焊接而产生的波浪变形,传统的方法是在分段自由端口约200mm的范围内增加一排宽度为150mm以上规格的扁铁,也称为固定排。固定排与分段端口板材间断焊接固定以提高分段端口板材的刚性,从而减少焊接应力引起的变形,在结构焊接完成、火工矫正结束后再予以拆除。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固定排使用两次以后就会因为修割及变形等原因无法重复使用,造成工装材料浪费,提高造船成本;固定排的下料、装配和电焊等工序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固定排拆除后在板材上留下的焊点需要修补打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材分段自由端口的活动工装,可反复用于分段板材大合拢的端口对接,有效降低材料和人力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材分段自由端口的活动工装,包括角钢和多个固定在角钢一侧边的卡马,所述卡马与角钢分离的分离端与角钢的另一侧边同向延伸且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间隙用于装入分段自由端口;所述分离端上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中装有可通过螺纹向角钢方向旋紧的压头,所述压头在分段自由端装入后可将其压紧在角钢上。
其中,所述角钢的规格不小于200mm×200mm的规格。
其中,所述卡马满焊在所述角钢上,且焊接为覆盖角钢端部的包角焊接。
其中,所述角钢上的卡马为等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显著地降低因结构焊接而产生的应力导致板材的波浪变形,且在焊接完成、火工矫正结束后拆除以重复利用,大幅度降低工装使用材料,且无需与板材焊接,减少工装的装焊时间,消除了焊接修补打磨等无用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安装在板材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角钢;20、卡马;21、分离端;22、螺孔;23、压头;100、板材;101、分段自由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施方式为一种板材分段自由端口的活动工装,包括角钢10和多个等距固定在角钢10一侧边的卡马20,所述卡马20与角钢10分离的分离端21与角钢10的另一侧边同向延伸且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间隙用于装入板材100的分段自由端口101。所述分离端21上设有一螺孔22,所述螺孔22中装有可通过螺纹向角钢方向旋紧的压头23,所述压头23在分段自由端101装入后可将其压紧在角钢1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钢10的规格为200mm×200mm的规格,卡马20的间距为分段结构肋距。另外,为了保证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的卡马20满焊在所述角钢10上,且焊接为覆盖角钢10端部的包角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在结构与板材焊接前将该工装安装在板材的分段自由端口上,通过锁紧压头,使板材与角钢压紧从而提高板材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显著地降低因结构焊接而产生的应力导致板材的波浪变形,且在焊接完成、火工矫正结束后拆除以重复利用,大幅度降低工装使用材料,且无需与板材焊接,减少工装的装焊时间,消除了焊接修补打磨等无用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丝管蒸发器的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