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抑制地电位高压反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3169.5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秦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雷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5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抑制 电位 高压 反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自动抑制地电位高压反击的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接地系统都采用联合接地网,联合接地就是按均压、等电位原理,使各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和其他专设接地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共用地网,并将电气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弱地)、以及各防雷接地(强地)等共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联合接地系统由接地网、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包括各接地汇流排)和接地线组成。防雷地主要是为电气电子设备、电源系统、信号系统、提供旁路分流通道的装置,将线路中的雷电流对地进行分流、转移,对地练级线称接地引入线;保护接地是避免交流电源线对设备和人体构成威胁,设备中的不带电金属机壳与地相连,当发生漏电或机壳带电时,保证人体安全。工作接地是为电气电子设备提供直流通路参考地。
由于弱电系统接地、强电系统接地以及防雷接地统一接入一个联合接地网,当地网产生高压、大电流时,根据EMC特性,弱电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高压反击、电流入侵的危害。在理想的情况下,这几种接地应该独立、互不干扰。
现有接地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1.材料浪费,在地网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铜材、接地极及降阻剂。由于采用了接地极、降阻剂化学材料,这些材料对土质、水资源会造成严重污染,接地极、降阻剂长时间的雨水侵泡,会逐渐失效。也对铜材、钢材有腐浊作用。2.地网建设成本高、施工难,由于地网建设地方不同,有高山、城市、矿山及戈壁等,这些地方土壤电阻率也不同,根据各行业标准对联合接地阻值的要求不同,有的小于10欧姆、有的小于4欧姆,有的小于1欧姆,甚至有的要求小于0.1欧姆。对一些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很难实现低电阻接地网,这对地网建设造成很大的难度。为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防雷要求,对接地电阻要求越小越好,为了实现低电阻接地地网,大量采用铜材、钢材、接地极和降阻剂。由于大量投入材料,对人工投入,材料搬运等成本投入相应的也会增加。3.建设时间长,地网建设由于材料多,施工复杂,对工期进程建设大大延长。4.防护效果不明显,由于采用联合接地网,使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防雷接地通过接地汇流排统一接入联合接地网,即使地网接地阻值达到标准要求,其过压、过流侵入联合接地网时就会串入工作接地线、保护接地线,造成电气电子设备干扰、高压反击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抑制地电位高压反击的装置,具有工作地、保护地与防雷地既“统一”又“独立”,“瞬态”隔离和“悬浮”功能,且具有高频衰减和延时隔离的装置,采用简易地网也能实现防雷效果,在较大接地电阻地网也能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抑制地电位高压反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雷电流自动抑制器、第二雷电流自动抑制器、防雷接地排、设备接地排、工作接地排、防雷接地线、设备接地线、工作接地线和简易联合接地网;所述的防雷接地排接入防雷接地线,通过防雷接地排再接入简易联合接地网;所述的设备接地排接入设备接地线,在设备接地排与防雷接地排之间串入第一雷电流自动抑制器;所述的工作接地排接入工作接地线,在工作接地排与防雷接地排之间串入第二雷电流自动抑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地、设备地与防雷地之间串入雷电流自动抑制器,有效地降低了工作地、设备地对接地电阻值的响应灵敏度,减小了工作地、设备地对防雷接地电阻值的依赖,使工作地、设备地电位在雷电侵入时不受联合接地网电压反击的影响,其结果是在工程中可实现较大的接地电阻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抑制地电位高压反击的装置,它包括:第一雷电流自动抑制器1、第二雷电流自动抑制器2、防雷接地排3、设备接地排4、工作接地排5、防雷接地线6、设备接地线7、工作接地线8和简易联合接地网9;防雷接地排3接入防雷接地线6,通过防雷接地排3再接入联合接地网9;设备接地排4接入设备接地线7,在设备接地排4与防雷接地排3之间串入第一雷电流自动抑制器1;工作接地排5接入工作接地线8,在工作接地排8与防雷接地排3之间串入第二雷电流自动抑制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雷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雷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3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启动电源
- 下一篇:费控智能电能表跳闸回路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