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铸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3230.6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博;廖智明;邵永毅;尤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润和叶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412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0 mw 临界 汽轮机 阀门 铸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领域,尤其涉及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铸件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而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虽已达到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还很低,能源工业还需进一步加大发展;另一方面,能源利用效率低,排放污染严重。为此,大力发展清洁及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已成为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我国是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根据国名经济的发展需求,到2020年,燃煤火电容量由3.249亿千瓦增加到了6亿千瓦,从产业化角度,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将是电力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必须大力推行1000MW超超临界核电机组和煤电机组。
汽轮机调节保护装置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在机组的动行过程中通过调节蒸汽流量来实现对汽轮机的起动、停车、转速和输出功率的控制。其工作时,工作温度为500-620OC,工作压力为27MPa。停车时,其自身温度会降至环境温度,工作压力会降至大气压力。在这种交变的温度载荷和长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阀壳会不断地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引起应力重新分布。常规的设计,为了增加阀壳的强度,通常采用在阀壳内侧或外侧增加加强筋来增加结构的强度,但这些加强筋或其交接处常常由于热应力而产生裂纹。
因在高温高压下要求汽轮机主汽门、再热调节阀壳、再热主汽门的动作安全可靠,因此要求在加工中严格遵守图纸的加工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而在加工尺寸中,相当一部分尺寸为大孔径,大深度的尺寸,为保证这些大尺寸的特殊特性的要求,除要求使用高精度的大型设备来加工外,还要求在加工前对加工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必要时还须进行工艺试验。汽轮机调节保护装置这些加工特殊特性,对加工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机组的零件加工中,其加工难度仅次于汽缸和转子主轴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加强筋及加强筋根部的热裂和蠕变带来的 应力重新分布的安全风险,提供了一种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铸件,阀门铸件无加强筋结构设计,确保汽轮机调节保护装置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安全可靠地工作,减少机组的维护和动行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铸件加工精度高,实用可靠,具有很好的市场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铸件,所述阀门为“T”形三通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
所述第一通口内部为大直径非标锯齿形螺纹结构,以第一通口作为基准;所述第二通口开口与第一通口相反且同轴设置在阀体上,且所述第二通口为带有锥形收缩段结构,小口在内,大口在外;所述第三通口结构与第二通口相同,与第一通口轴线垂直设置在阀体上;
所述阀体内部与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连通处设置有阀门座沉孔,沉孔壁与孔底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且圆角光滑;
所述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内部的锥形收缩段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铸件壁厚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铸件材料为GX12CrMoVNbN9-1铬钼合金铸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加强筋结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造,克服了常见的热裂和蠕变带来的应力重新分布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孔加工,铸件加工精度高,实用可靠,降低了加工风险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铸件结构设计示意图;
图2为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铸件截面图;
图3为大直径非标锯齿形螺纹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阀体,2为阀门座沉孔,3为圆角,4为第二通口,5为第一通口,6为第三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阀门铸件,所述阀门为“T”形三通结构,包括阀体1、第一通口5、第二通口4和第三通口6;所述第一通口5内部为大直径非标锯齿形螺纹结构,以第一通口5作为基准;所述第二通口4开口与第一通口5相反且同轴设置在阀体1上,且所述第二通口5为带有锥形收缩段结构,小口在内,大口在外;所述第三通口6结 构与第二通口相同,与第一通口5轴线垂直设置在阀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润和叶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润和叶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3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利于焊接组装的新型稳流器
- 下一篇:一种爆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