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4480.1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泰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泰均;欧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韩国江原道春川市中央***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烹饪 设备 餐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可向上板上侧出没的烹饪设备的新型结构餐桌。
背景技术
一般餐桌由上板和向所述上板的下侧延长的多个腿部件组成,上板的上面可以放置食物。使用这种餐桌享用食物时必须先用烹饪设备烹饪后放到餐桌,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如今已开发出一种与烹饪设备成为一体的餐桌,如公告实用新型第20-1993-0007555号专利,这种餐桌是在烹饪设备烹饪后不需移动食物,可直接享用,既方便,又可以继续加热而避免食物变凉的问题。
然而,如上所述,与烹饪设备成为一体的餐桌是烹饪设备始终向上板的上部凸出,不使用时不但造成不便,还会影响餐桌的美观,因此需研究出一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为一种可与烹饪设备成为一体而使用方便,不使用时还可以将烹饪设备隐藏起来,以解决造成不便的问题,且外观更加美观的具备新型结构的烹饪设备的餐桌。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
包括:上板;以及向所述上板的下侧延长的多个腿部件;
所述上板的中央部包括:盖子,使开口部贯通所述上板的上下面,并结合于所述开口部以开闭所述开口部;支承部,配备于所述开口部的下侧,支承烹饪设备升降;升降驱动机构,配备于所述支承部,使所述烹饪设备升降;
所述支承部包括:支承壳,上面构成开放的箱体形态,并固定于所述上板的下侧面而位于所述开口部的下侧;多个导轨,在所述支承壳的内部向上下方向延长配备;升降台,与所述导轨可升降地结合,上面安装所述烹饪设备;
所述烹饪设备通过电源运行,所述升降台的一侧具备插座,该插座连接安装于所述升降台的所述烹饪设备的电源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臂,起端部在所述支承壳上向上下方向可转动地结合;驱动电动机,连接于所述转动臂,使所述转动臂转动;支承部件,在所述转动臂的前端部向转动臂的纵向可滑动地结合,且一侧与升降台向侧方向可滑动地结合;凸轮板,配备于所述支承壳的一侧,凸轮板的一侧面形成凸轮槽;
所述凸轮槽包括形成圆形的下部凸轮槽以及以直线形态连接于所述下部凸轮槽的上部凸轮槽;
所述支承部件上具备与所述凸轮槽可滑动地结合的凸轮部件,所述转动臂旋转时所述支承部件随所述凸轮槽循环而使所述烹饪设备(4)被安装的升降台升降。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升降台使升降台的两端以同样高度升降的联动机构;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辊,配备于所述升降台的一侧下部;第二导辊,从所述第一导辊向所述升降台的另一侧方向相隔离配备;第三导辊,位于所述第二导辊的上部;拉力钢线,经过所述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的周围面,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升降台的一侧下部和另一侧;
所述拉力钢线包括:
第一延长部,从所述升降台的一侧向下侧延长经过所述第一导辊的周围面;第二延长部,从所述第一导辊的周围面向所述第二导辊的周围面延长;第三延长部,从所述第二导辊的周围面向所述第三导辊的周围面向上延长;第四延长部,从所述第三导辊的周围面向下延长并连接于所述升降台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烹饪设备4与支承部10可升降地结合,并以结合的状态被升降驱动机构20升降,使用烹饪设备4时烹饪设备4向上板1的上部凸出,不使用烹饪设备4时烹饪设备4被上板1的下侧收进。因此,不但使用便利,不使用烹饪设备4时还可以将烹饪设备4收进上板1的下侧,以防因烹饪设备4而感到不便的问题,且外观美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的正剖面图;
图3是图2的凹部放大的正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的侧剖面图;
图5是图4的凹部的侧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升降驱动器具的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升降驱动器具的正剖面图;
图8至图10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升降驱动器具作用的正剖面图;
图1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备烹饪设备的餐桌联动器具的正剖面图。
图中:
10. 支承部; 20. 升降驱动机构;
30. 联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泰均;欧茵株式会社,未经金泰均;欧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4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