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道井字梁水下安装与自动调位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5181.X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罗自立;李宗哲;郭劲;程茂林;陈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3/00 | 分类号: | B63C3/00;B63C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道 井字梁 水下 安装 自动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台滑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滑道井字梁水下安装与自动调位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运市场的持续旺盛,船舶结构尺度的增大,横向梳式滑道的轨道组数也随之增加,滑道入水深度也随之加深,这对轨道梁的安装带来了更大挑战。
在现有技术中,横向梳式船台滑道井字梁的水下安装传统施工工艺是采用起重船将井字梁吊离运输驳船后移船至设定位置,使井字梁沉入水下,由潜水员潜入水下探摸安装孔与桩顶的位置,通过撬杠调整梁的平面位置,使滑道井字梁就位于桩帽顶端的指定位置。传统施工方法需要潜水员长时间潜水作业,施工风险较大;滑道井字梁由于同时受风浪和水流影响,标高和轴线对位难以控制,无法满足滑道井字梁上轨道的高精度安装要求。
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度高、自动调位精度高和安装拆卸便捷的滑道井字梁水下安装与自动调位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道井字梁水下安装与自动调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量塔、滑道井字梁吊架,所述测量塔固定设置在滑道井字梁吊架上,在滑道井字梁吊架下端设有调位机构。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测量塔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顶部节段和标准节段,所述顶部节段设置在标准节段上端,所述标准节段固定设置在滑道井字梁吊架上。
所述井字梁吊架包括主纵梁,所述主纵梁的两端连接有左联接横梁和右连接横梁,所述主纵梁上端设有用于连接测量塔的测量塔底座,所述主纵梁上端设有用于连接起吊装置的上吊耳,所述主纵梁下端设有用于连接待安装的滑道井字梁的下吊耳。
所述上吊耳通过卸扣和吊装钢丝绳的相互配合与起吊装置连接。
所述主纵梁下端连接有垂直顶紧装置,所述垂直顶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主纵梁下端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倒置的螺旋千斤顶,所述螺旋千斤顶的输出端顶在待安装的滑道井字梁上端。
所述主纵梁下端还设有水下测量设备。
所述左联接横梁下端连接有吊架三角支腿,所述吊架三角支腿设置在桩帽搁置平面上,右联接横梁设置在已安装滑道井字梁上,右联接横梁下端与水下测量设备连接。
调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吊架三角支腿和桩帽搁置平面之间的第一三向调位千斤顶,所述第一三向调位千斤顶底座设置在桩帽搁置平面上,第一三向调位千斤顶的输出端与吊架三角支腿连接;调位机构还包括安装在联接横梁和已安装滑道井字梁之间的第二三向调位千斤顶,所述第二三向调位千斤顶的底座设置在已安装滑道井字梁上,第二三向调位千斤顶的输出端与联接横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需要潜水员长时间潜水作业,施工风险较大的问题,并解决了滑道井字梁由于同时受风浪和水流影响,标高和轴线对位难以控制,无法满足滑道井字梁上轨道的高精度安装要求的难题,且具有施工风险低、可视化、自动化调位控制,设备安装拆卸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滑道井字梁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道井字梁水下安装与自动调位一体化装置,它包括测量塔1、滑道井字梁吊架2,测量塔1固定设置在滑道井字梁吊架2上,滑到井字梁吊架2与起吊装置连接,在滑道井字梁吊架2下端设有调位机构。
本实施例中:
测量塔1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顶部节段1.1和标准节段1.2,顶部节段1.1设置在标准节段1.2上端,标准节段1.2固定设置在滑道井字梁吊架2上,可根据测量塔标准节段1.2的增减来适应不同的水深作业环境。
井字梁吊架2包括主纵梁2.3,主纵梁2.3的两端连接有左联接横梁和右连接横梁,主纵梁2.3上端设有用于连接测量塔1的测量塔底座2.2,主纵梁2.3上端设有用于连接起吊装置的上吊耳2.4,上吊耳2.4通过卸扣3和吊装钢丝绳8的相互配合与起吊装置连接,主纵梁2.3下端设有用于连接待安装的滑道井字梁5的下吊耳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发电太阳轨迹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式舷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