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5381.5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调节 功能 计算机 散热 风扇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的实用已经极其广泛,但是计算机的性能却各不相同,很大的程度上时因为其散热设备的工作效率太低,随着计算机CPU产热的热流密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风冷散热己无法满足CPU稳定工作的需求,而其它几种散热方式虽然散热效果有所提高,但均存在一些弊端,如技术不成熟、价格昂贵、风扇噪音大、存在不安全隐患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风扇电机、第二风扇电机、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三电位器和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风扇电机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风扇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九电阻为热敏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12V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热敏电阻对计算机主机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控制散热风扇的散热强度,能够有效保护计算机内部元件,降低了散热风扇的噪音,减少了进入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灰尘,有利于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具有普及推广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显示器支架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