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腰带的坐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5881.9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道明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F24H9/20;F24H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带 坐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带腰带的坐垫。
背景技术
坐垫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品,特别在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在冰冷的板凳上工作、学习,对身体健康不利,也容易影响工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很多人会在板凳上放置一个坐垫,以抵御寒冷。常用的坐垫大多为扁平坐垫,包括坐垫套和坐垫芯,坐垫芯里面填充一些弹性物质,这种坐垫坐久了容易变形,且容易得痔疮。
现代医学指出,适当热量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因此出现了一种电加热坐垫,在坐垫内置有电热丝,接上电源后即可加热坐垫。但是这种用电加热的坐垫会产生辐射,长期使用对身体会有负面影响。
此外,虽然对坐垫进行了加热,但人们时常会感到后腰也很冷,人们通常在后腰部放置靠垫,但人体的后腰和靠垫往往贴合不紧密,达不到保暖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腰带的坐垫,使得腰部的温度要比坐垫的温度高,以更符合人体的舒适度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腰带的坐垫,包含:上腰带和下坐垫,所述上腰带和所述下坐垫设有夹层;
所述夹层内设置有耐热软管,该耐热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热水加热器,通过所述热水加热器的内置水泵将热水输送至所述进水口;
其中,所述热水从所述进水口流入位于所述上腰带内的耐热软管,经位于下坐垫内的耐热软管,从所述出水口流回所述热水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带腰带的坐垫的夹层内设置耐热软管,进水口连接热水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内置水泵给腰带及坐垫输送热水,提供供暖效果;并且,热水先通过腰带,然后再到坐垫,从而使腰部的温度要比坐垫的温度高,更符合人体的舒适度要求。
另外,所述耐热软管以S形、蛇形或弓字形排列。可以使上腰带和下坐垫加热充分、均匀。
另外,所述耐热软管在所述上腰带的夹层中来回穿梭2至6趟,在所述下坐垫的夹层中来回穿梭4至8趟。可以使腰带和坐垫表面温度均匀,增加了坐垫的舒适性。
另外,所述热水加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热水加热器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内置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所述控制器内还连接有漏电保护器和过热保护器。
通过进行水温的控制与调节,使坐垫具有可调节温度的舒适效果;并设有漏电保护器,过热保护器等安全保护装置,更增加了带腰带的坐垫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腰带的坐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带腰带的坐垫,如图1所示,该带腰带的坐垫包含上腰带101和下坐垫102,上腰带和下坐垫设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耐热软管103。
耐热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04和出水口105,进水口连接热水加热器106,通过热水加热器的内置水泵将热水输送至进水口104;具体地说,热水从进水口104流入位于上腰带101内的耐热软管,经位于下坐垫102内的耐热软管,从出水口105流回热水加热器106。其中,耐热软管的外径为4至8毫米,内径为2至6毫米。
此外,耐热软管可以以S形、蛇形或弓字形等使软管较均匀、较易布置的形状排列,从而可以使上腰带和下坐垫加热充分、均匀。为了使腰带和坐垫表面温度均匀,可以使耐热软管在上腰带的夹层中来回穿梭2至6趟,在下坐垫的夹层中来回穿梭4至8趟,以增加坐垫的舒适性。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耐热软管也可以分为位于上腰带内和位于下坐垫内的两段,上腰带和下坐垫内的耐热软管互相连通。热水加热器内的内置水泵将热水先输送至上腰带内的耐热软管,由于上腰带和下坐垫内的耐热软管互相连通,因此,热水从上腰带内的耐热软管流出后,会流入下坐垫内的耐热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道明,未经胡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5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