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煮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8538.X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诺锋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煮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大幅提升泡茶便利性以及茶香品质的煮茶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泡茶的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今,茶叶的种类繁多,有绿茶、红茶、花茶、黑茶等等,不同的品种会呈现不同的风味和口感,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水温和冲泡的时间是影响茶的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泡茶的时间长了,茶的浓度就会提高,泡茶的时间过长则茶有苦涩的味道,令人难以入口。目前的煮茶机仅是将茶叶放进茶篮内浸泡,不能对茶的浓度进行控制,因此,在泡茶的浓度符合个人口味时,需马上把茶叶从茶篮中取出,防止茶叶浸泡过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茶篮可升降的煮茶机,在适合时候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从而使茶的浓度得以有效控制,以适合不同人的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煮茶机,包括底座、壶体、液体加热器,在壶体内置有用于盛装茶叶的茶篮,在所述壶体内设置导柱,导柱的根部开口于底座内,导柱内设有滑动升降机构,所述茶篮上设有可沿导柱滑动的滑把,滑把上设置第一磁体,所述导柱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安装在滑动升降机构上。
所述滑动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齿条,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分别安装在导柱的两端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的主轴,所述齿条与主动轮、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齿条上。
所述滑动升降机构包括外螺纹丝杆、螺母、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外螺纹丝杆,所述螺母与外螺纹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螺母上。
所述滑动升降机构包括外螺纹丝杆、螺母,所述螺母与外螺纹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固定在导柱内,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外螺纹丝杆的一端部,所述外螺纹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动摇把。
所述滑动升降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电机,所述蜗轮、蜗杆相适配连接,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蜗杆的端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蜗轮。
所述第一磁体是永磁体。
所述第二磁体是永磁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通过升降机构实现茶篮在竖起方向的移动,使茶篮的茶叶与茶水可随意分离,并使得取出茶篮的操作更方便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茶篮升降机构安装在从底盘向上伸出的导柱内,导柱内的空间与壶体内空间分隔,茶水不能进入导柱内,彻底解决茶篮升降机构的防水密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煮茶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煮茶机,包括底座12、壶体16、盖2、液体加热器14(例如发热盘),在壶体内置有用于盛装茶叶的茶篮1。壶体16在底座12的上方,发热盘安装有底座内并与壶体的底部相接触,在壶体内设置导柱7,导柱7是从底座向上伸出并插入至壶体16内的空间,它的根部开口于底座12内。导柱的截面是圆形的,或者是椭圆形、方形等其他形状,在茶篮1上设有可沿导柱滑动的滑把,使茶篮与导柱形成滑动连接的结构,滑把上设置第一磁体3,在导柱内设有滑动升降机构,在滑动升降机构上安装第二磁体6,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相吸合,因此,当滑动升降机构工作时,第二磁体6随之上下升降运动,而在吸力作用下,第一磁体3也随第二磁体6作上下升降运动。从而,使得茶篮1沿导柱7作Z轴向垂直移动,改变它在壶体内的位置。第一、二磁体都是永磁体,如磁铁。
其中,所述滑动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1、主动轮10、从动轮4、齿条8,主动轮10、从动轮4分别安装在导柱7内的上、下两端,电机11置于底座12内,它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的主轴,齿条8与主动轮10、从动轮4啮合传动,第二磁体6固定在齿条8上。当电机的输出轴作旋转运动时,主动轮旋转,主动轮上的轮齿带动齿条啮合移动,从而使第二磁体6在导柱7内轴向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诺锋,未经林诺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