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0322.7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2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1L25/16;H01L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控制电路 及其 封装 结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特别是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大致上可分为串联式及并联式两种连结方式,而这两种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也广被用户运用在大楼外观、树木、招牌及造景物上,以增添事物的外观美。
而在公知串联式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是将多组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串联连接在一起,而且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串联数量依据盘绕的物体体积大小而定,且在串联后由第一个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控制器对所有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灯组进行控制。
虽然,此种串联式的连结方式,使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易于串联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有一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故障时,将造成控制信号无法传递,致使该组故障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后段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接收不到任何控制信号,导致后段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均无法被点亮。
另外,在并联式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是将多组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与该控制器并联连结,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就要有一条控制线及寻址线来控制。若是并联10组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时,该控制器就必须利用10条控制线及10条寻址线来控制10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
此种并联式在使用时,有一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发生故障时,将不会影响到其他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的控制。但是,并联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数量越多时,相对控制线及寻址线越多,造成线路的复杂,不易制作,且成本高。
然而不论是串联式或并联式的连结方式,均需使用多数的电力线或信号线,来达成使发光二极管灯串模块发光变化的目的。而在现今原物料上涨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传输线的使用就能大大地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及其系统,可减少传输线的使用以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应用于一电源正端点、一电源负端点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包含:一耦合信号的信号耦合单元,该信号耦合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正端点;一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耦合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解调变信号的解调变单元,该解调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及该电源负端点;一辨识信号并逻辑处理控制信号的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解调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计数并位移暂存的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暂存数据的数据暂存单元,该数据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一暂存数据的输出暂存单元,该输出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数据暂存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至少一输出电流的电流输出单元,该电流输出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输出暂存单元及该发光二极管;一对位置进行编码的位置编码单元,该位置编码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一暂存位置数据的位置暂存单元,该位置暂存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及该位置编码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更包含:一电压调节单元,该电压调节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正端点、该电源负端点、该运算放大器、该解调变单元、该辨识与控制逻辑单元、该计数与位移暂存单元、该数据暂存单元及该输出暂存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更包含:一振荡器,该振荡器电性连接至该电压调节单元及该电源负端点,其中该电流输出单元为一定电流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含一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更包含:一第一支架;一第一平台,该第一平台设置在该第一支架的一端;一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与该第一支架平行设置;一第二平台,该第二平台设置在该第二支架的一端,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设置于该第二平台之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平台;至少一该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平台之上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平台,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及一封装体,该封装体包覆该第一平台、该第二平台、该具有载波信号控制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及该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0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