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终端及其前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0512.9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白亮;候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35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终端及其前。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和图2,触摸屏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终端包括前壳11和触摸屏12,所述前壳11具有用于安装触摸屏12的触摸屏安装框13。在安装触摸屏12时,先在前壳11内点胶,然后将所述触摸屏12按图1箭头方向装入触摸屏安装框13中,组装完成后如图2所示。
以触摸屏手机为例,由于触摸屏12易碎,在设计时触摸屏手机的单边至少需要预留一定的间隙L,如图2和图3所示,以便于安装该触摸屏12。一般情况下,该间隙L至少为0.07mm±0.05mm,在间隙不均匀的情况下,触摸屏手机的单边会存在0.15mm±0.05mm的间隙,此间隙会很大将影响触摸屏手机的外观。
如果通过缩小触摸屏12与触摸屏安装框13之间的间隙来改善触摸屏手机的外观,则很可能会出现触摸屏12与触摸屏安装框13发生干涉,跌落测试不能通过等问题。
例如将触摸屏手机的间隙L调整到单边0.05mm±0.05mm,一方面,目前触摸屏手机的前壳11制作工艺很难做到如此高的精度;另一方面,因为触摸屏12的CNC(数控)公差为±0.05mm,如果触摸屏12加工至此公差时,就会与前壳11零配,甚至出现干涉装配,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跌落测试,触摸屏12碎裂的概率会很高。另外,由于触摸屏安装框13和触摸屏12之间存在间隙L,在点胶安装触摸屏12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溢胶的现象,影响触摸屏手机的外观。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外观要求已越来越挑剔,特别是触摸屏与触摸屏安装框之间的间隙。又由于触摸屏和触摸屏安装框的间隙作为手机的A+级外观面,是用户观看和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位,可见此处的间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终端及其前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摸屏安装框与触摸屏之间存在间隙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终端,包括前壳和触摸屏,所述前壳具有触摸屏安装框,所述触摸屏装设于所述触摸屏安装框中,在所述触摸屏安装框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触摸屏安装框和触摸屏之间。
所述的触控终端中,所述前壳上,沿所述触摸屏安装框的内侧壁的根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缓冲垫嵌入所述凹槽中。
所述的触控终端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mm-1.0mm。
所述的触控终端中,所述缓冲垫的顶面与触摸屏的顶面平齐。
所述的触控终端中,所述缓冲垫围绕所述触摸屏一圈。
所述的触控终端中,所述缓冲垫的厚度为0.3mm-0.6mm。
一种触控终端的前壳,所述前壳具有用于安装触控终端的触摸屏的触摸屏安装框,在所述触摸屏安装框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触摸屏安装框和触摸屏之间。
所述的触控终端的前壳中,所述前壳上,沿所述触摸屏安装框的内侧壁的根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缓冲垫嵌入所述凹槽中。
所述的触控终端的前壳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mm-1.0mm。
所述的触控终端的前壳中,所述缓冲垫的厚度为0.3mm-0.6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终端及其前壳,通过在触摸屏安装框的侧壁上设置缓冲垫,在安装触摸屏时,使缓冲垫填充在触摸屏安装框与触摸屏之间的间隙中,实现了触控终端前壳与触摸屏零配,改善了触控终端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触控终端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触控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 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终端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 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沿I-I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 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终端及其前壳,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控终端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 B处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0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眼镜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鲵成鱼饲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