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591505.0 申请日: 2013-09-25
公开(公告)号: CN203523367U 公开(公告)日: 2014-04-09
发明(设计)人: 陈伟;陈丹;许书洛;吴天鹤;刘惠恩 申请(专利权)人: 闽南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A01F11/00 分类号: A01F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2700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半喂入式 花生 摘果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花生摘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花生产区。多年来,花生收获机械化整体水平较低,极大地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花生摘果压力的不断增大,花生摘果机械在花生生产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花生的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国际公认的半干旱作物。

南方空气湿度大,气侯变化无常,花生水分含量高,从以往研究成果看,喂入量和花生水分含量对摘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喂入量增加,摘果系统负荷增大;含水量增加改变理论花生蔓的物理特性,同时也改变了摘果负荷,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增加机械系统负荷,降低可靠性。传统的摘果主要是全喂入式,摘果的主要部件是摘果滚筒,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的摘果方式还有半喂入式,半喂入式花生摘果对干湿蔓均可使用,主要应用在南方地区,其摘果效率与损失率受花生收获环节植株的整齐程度及摘果机喂入影响较大,现有机型在摘果效率、损失率上还不稳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因此,为了改善摘果效果,研究摘果过程的低能耗,摘果率高的摘果装置,是提高花生产业化水平的关键。

国内外花生摘果机械的发展现状:

花生摘果机具是将花生果从花生秧上摘下并进行分离和清选的花生生产机械。中国花生摘果设备是近几年才开始推广应用的,主要是基于国外联合收获机的摘果环节。目前,中国使用的花生摘果装置按其喂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设备主要采用冲击、蓖梳式摘果原理,适用于北方晾干后的花生蔓的摘果,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设备主要通过相向滚动的摘果滚筒将花生摘下,对干湿花生蔓都可使用,适应于南方地区,其摘果效率及损失率与机具收获环节的整齐度及喂入环节的夹持有很大的关系,现有机型在摘果效率、损失率上还不稳定,并且由于其结构和传动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主要用于北方从晾干后的花生蔓上摘果,其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40倍以上,可以满足花生摘果的生产需要。半喂入式摘果后的花生蔓整齐,便于储存机综合利用,破碎率低,摘湿果的质量好,花生摘果机消耗的动力小,并可与手扶拖拉机配套在田间进行作业。由于它的传动系统和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工效比全喂入式要低,这种摘果方式在我国南方有少量应用。

目前,中国使用的花生摘果装置按其喂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设备主要适用于北方晾干后的花生蔓的摘果,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设备对干湿花生蔓都可使用,适应于南方地区,但是现有机型在摘果效率、损失率上还不稳定,并且由于其结构和传动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它使花生摘果装置起到稳定作用和节省空间,从进料到摘果到花生蔓的排除是一体完成的,打开上箱盖可以看到整个摘果过程,便于收集花生摘果的相关数据,功耗少,可靠性高,摘净率好,破损少,操作简便。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1、下料斗2、下料盖3、滚盘4、顶齿条5、螺栓6、上箱盖7、齿钉棒8、入料口9、小带轮10、轴承座11、风扇口12、风扇箱13、大带轮14、定位板15,底座1上安装有下料斗2,下料斗2上安装有下料盖3,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滚盘4,滚盘4上安装有齿钉棒8,齿钉棒8上安装有顶齿条5,滚盘4的上端安装有上箱盖7,滚盘4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9,滚盘4通过螺栓6固定,小带轮10通过轴承座11安装在底座1的一侧,小带轮10的一侧设置有风扇箱13,风扇箱13上设置有风扇口12,滚盘4的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大带轮14,定位板15安装在滚盘4的转轴的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电动机时,其上的小带轮与主轴上的大带轮相对齐,不能产生偏斜,以免影响带传动;上盖与机架的连接要稳定,不能使上盖产生晃动,应使机架和上盖组装成一体;钉齿滚筒和栅凹板也要水平安装,两者之间的间隙要保持一定,避免影响脱粒机的正常工作;滚动轴承遇与机架采用螺栓连接,机架采用角铁制成,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脱粒板和出料口与机架相固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其上各个固定部位与机架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理工学院,未经闽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1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