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直驱式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1517.3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文 |
主分类号: | D05B69/02 | 分类号: | D05B69/02;D05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直驱式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以直接驱动方式驱动缝纫机的主轴转动的直驱式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在工业革命时代即已发明,当时被大量的使用于制衣工厂,除了可以减少手工缝制的工作量,更有助于产能的提升。随着缝纫技术的进步以及缝纫作业的多样化需求,虽然有不同用途(工业用和家用)和缝纫模式的缝纫机被开发完成,但是在缝纫机的驱动构造仍未有太大的改变。
早期缝纫机的驱动动力主要是由人力产生,而在电动缝纫机开发成功之后人力的部份即被电力驱动的马达取代;传统的电动缝纫机的马达的输出轴设有一主动皮带轮,马达的输出轴输出的动力经由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输出至缝纫机的主轴,再通过缝纫机的机壳内部的其余传统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缝纫机的各个机构,例如车缝机构、送料机构和供线机构。
已知电动缝纫机的马达主要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将马达的输出动力传递至缝纫机的主轴和其余的传动机构,这种通过皮带传动机构间接传动的设计,由于皮带松驰、长距离传动和皮带磨耗的因素,导致有包括:噪音、震动、以及难以准确控制车缝针的停止位置等问题;由于上述的种种问题,业界已开发出以马达的输出轴直接驱动缝纫机的主轴的直驱式缝纫机,例如:已核准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56387“可提供缝纫机采直驱传动之连轴器结构”、M383579“缝纫机的动力传输结构”、M408578“缝纫机的马达直驱传动装置”、M440976“具有容易组装的直驱马达的缝纫机”以及M450136“缝纫机的直驱马达组装结构”。
已知的直驱式缝纫机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连接器或连接构造,将马达的输出轴/转子连接于缝纫机的主轴,这些已知的直驱式缝纫机虽然可以利用马达的输出轴/转子直接驱动缝纫机的主轴,但是结构通常较为复杂例如:利用连轴器或是轴套将马达的输出轴/转子和缝纫机的主轴连接,且该连轴器或轴套不仅有磨耗和动力传输损耗外,耐用度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利用皮带传动机构的传统缝纫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已知的直驱式缝纫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和磨耗动力传输损耗及耐用度不佳等的情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构造精简、耐用度佳的缝纫机的直驱式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构造,包括:缝纫机的一主轴、一马达及一转子,主轴具有露出缝纫机的机壳的一连接端,连接端具有一第一连接孔;马达固定安装于机壳的一马达座,转子的头端具有可以和主轴的连接端耦合的一第一耦合轴孔,转子另具有和第一耦合轴孔相通的一鱼眼孔,和可以穿过鱼眼孔用以将转子的头端连接于连接孔的一第一连接组件。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构造,在很小程度修改缝纫机的主轴构造的条件下,就能实现以马达直接驱动缝纫机的主轴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包括:一手动转盘,手动转盘可以套接于转子的尾段,转子的尾端具有一第二连接孔,手动转盘具有一第二连接组件,可以将手动转盘固定连接于转子的尾端的第二连接孔;藉此,能够方便地将手动转盘透过转子和缝纫机的主轴连接,进而提供一种能够保有以手动方式转动缝纫机的主轴的直驱式驱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包含:一保护壳,保护壳装设于缝纫机的机壳的外侧,用以遮蔽和保护马达及主轴的连接端,并具有提升缝纫机外观的整体感的效果。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构造图,显示缝纫机的直驱式驱动装置的外观构造。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构造图,显示缝纫机的直驱式驱动装置的构造连接关系。
图3,为图1在III-III位置的构造断面图。
图4,为图3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构造图,显示缝纫机的直驱式驱动装置设有一保护壳的情形。
符号说明
10主轴 11连接端
110第一连接孔 111插槽
20马达 21固定螺栓
22马达座 30转子
31第一耦合轴孔 32鱼眼孔
33第一连接组件 34插梢
35第二连接孔 36第一键槽
40手动转盘 41轴孔
42第二连接组件 43第二键槽
44键 50保护壳
S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文,未经陈瑞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1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