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套管双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1857.6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义;王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1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道接触网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套管双耳。
背景技术
按照列车需要高速平稳的运营要求,客运专线的建设需要大张力来保证线索的平直且悬挂高度的统一。要求配套的接触网零件的各项性能指标也随之提高。而线路上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套管双耳,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不但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有的没有在紧固螺栓处设计防转槽,给现场的施工安装带来诸多不便,有的虽然设计有防转槽,但结构不合理,存在制造难度大及应力集中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套管双耳,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增强了安全可靠性,提高了产品成品率,且便于制造和施工安装,并节省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增强了安全可靠性,且便于制造和施工安装,并节省原材料。
2)防转槽结构设计合理,取消了螺栓六方尖角设计,采用圆弧过渡,避免了尖角处应力集中,极大提高了零件的耐疲劳性能。
3)两片抱箍形状结构完全一样,使整体尺寸减少,节约了一套模具,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了产品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抱箍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新型套管双耳,由两半抱箍1、紧固螺栓2及螺栓销3构成,所述两半抱箍1形状结构完全相同,且其上下端分别制有两个螺栓孔4,通过四个紧固螺栓2分别穿过四个螺栓孔4对向连接,顶部装有螺栓销3。所述螺栓孔4安装螺栓头的位置设有防转槽5,且防转槽5的左右两边通过上下两圆弧段6连接过渡。所述两半抱箍1的外壁两侧具有对称的两纵向加强筋Ⅰ7,两半抱箍1的上下端部中央具有对称的两纵向加强筋Ⅱ8,且两纵向加强筋Ⅱ8分别位于两螺栓孔4之间。所述半抱箍1采用模具锻压成型工艺制造。
本实用新型将螺栓孔设计成φ13,保证M12螺栓的穿过,通过四个M12紧固螺栓对向联结,将两半抱箍固定在接触网的平腕臂上,再通过顶端的M12螺栓销,连结斜腕臂,组成可靠的三角形腕臂结构,从而实现套管耳的使用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1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