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1932.9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泉;朱坤祥;寿满光;俞龙海;林永池;江云飞;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福思特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53/20;F04B5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7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净化 保护装置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密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与轴承均为泵的基础件。机械密封的功能是阻止泵的输送介质泄漏,轴承则是支撑泵轴旋转。但是机械密封的高杂质颗粒经常会进入密封面,高热源与密封面之间的摩擦发热也无法及时散出去,非常容易影响整个密封结构的正常运转。
故急需一种既可以阻止高杂质颗粒又可以将摩擦发热及时散出去的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可以阻止高杂质颗粒又可以将摩擦发热及时散出去的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套,所述导流套固定在泵密封的下端盖上,所述导流套上口呈伞形收敛间隙状,下口呈伞形扩散张开状,所述导流套上口与机械密封装置形成净化区,下口与泵腔形成杂质区。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螺钉,所述导流套用螺钉固定在泵密封的下端盖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钉为金属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可以屏蔽高杂质颗粒又可以将摩擦发热及时散出去的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由于在机械密封的前端(与介质接触端),增设一净化保护装置,并通过清洁的外部油冲洗系统,为机械密封创造了一个净化冷却区,既可以屏蔽高杂质颗粒进入密封面,又为高温源与密封面之间起到热屏蔽作用并带走摩擦发热,保护了密封面中的润滑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净化保护装置的放大图。
图中:1、导流套 2、泵腔 3、上口 4、下口5、机械密封装置 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泵密封结构,包括导流套1,导流套1固定在泵密封的下端盖上,导流套1上口3呈伞形收敛间隙状,下口4呈伞形扩散张开状,导流套1上口与机械密封装置5形成净化区,下口4与泵腔2形成杂质区。
还包括螺钉6,其中导流套1用螺钉6固定在泵密封的下端盖上,螺钉6为金属螺钉。
使用泵密封结构时,需要向A(进油口)注入小于等于150℃的洁净冷却油,洁净冷却油在净化区充分冷却机械密封装置5。因为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冷却,所以上口3呈伞形收敛间隙状,这样冷却油流下的速度会相对降低,可以使得冷却油在净化区内被充分的利用。同样道理,因为需要将冷却后的油以及包含颗粒、杂质的浆料快速排出,所以下口4呈伞形扩散张开状,可以快速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福思特流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福思特流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1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