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陶瓷过滤片取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2133.3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8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宏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陶瓷 过滤 片取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泡沫陶瓷过滤片取件器。
背景技术
在铸造领域,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浇铸前需要把泡沫陶瓷过滤片放入浇口杯中对铸液进行过滤,由于泡沫陶瓷过滤片的结构无规则、材质硬孔丝脆,操纵不当会受到损伤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取放件仍停滞在人工操纵的原始作业状态,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泡沫陶瓷过滤片取件器,替代人工操纵,降低生产成本。
按照本方案,一种泡沫陶瓷过滤片取件器。包括插件转动机构,插件固定机构,控制机构。
所述插件转动机构设置有转动簧室板4,转动针板7,转动簧室板4中设置有转动压簧11、转夹插针6、转动螺丝8、定位螺丝20,转动簧室板4中还设置有长孔形的转动针槽18,定位针板7中设置有转动针针孔12,长孔形的转动针槽19,转动簧室板4与转动针板7用定位螺丝20固定。
所述插件固定机构设置有定位压簧室板3,定位压簧室板3中设置有定位针压簧15、定位插针5、定缸螺丝17、长孔形的转动螺丝槽9。
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有旋转气缸0,旋转气缸0中的旋转气缸头10与转动螺丝8连接,旋转气缸0的缸体与定缸螺丝17连接。
所述转夹插针6、定位插针5的直径小于泡沫孔。
所述转夹针6、定位针5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有润滑性的聚四氟乙烯材质转夹针、定位针接触泡沫陶瓷过滤片、采用设置于转动簧室板、压簧室板中设置的定位针压簧、转动压簧的可压缩性有效避免因转夹针、定位针不对孔不能插入泡沫陶瓷过滤片孔中、或插入深度不一引起损伤泡沫陶瓷过滤片的后果;采用有弹性的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转夹针对泡沫陶瓷过滤片进行旋夹,能夹取到较多的泡沫陶瓷过滤孔孔丝实现自动取件、放件,降低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析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中,包括旋转气缸0、进气口1、回气口2、定位压簧室板3、转动簧室板4、定位插针5、转夹插针6、转动针板7、转动螺丝8、转动螺丝槽9、旋转气缸头10、转动压簧11、转动针针孔12、转动压簧孔13、定位压簧孔14、定位针压簧15、旋转气缸固定螺丝孔16、定缸螺丝17、转动针槽18、转动针槽19、定位螺丝20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泡沫陶瓷过滤片取件器,包括插件转动机构,插件固定机构,控制机构。
所述插件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簧室板4,转动针板7,转动簧室板4中设置有转动压簧11、转夹插针6、转动螺丝8、定位螺丝20,转动簧室板4中还设置有长孔形的转动针槽18,定位针板7中设置有转动针针孔12,长孔形的转动针槽19,转动簧室板4与转动针板7用定位螺丝20固定。
所述插件固定机构包括定位压簧室板3,定位压簧室板3中设置有定位针压簧15、定位插针5、定缸螺丝17、长孔形的转动螺丝槽9,定位压簧室板3设置于转动簧室板4上,用定缸螺丝17与旋转气缸0的缸体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旋转气缸0、进气口1、回气口2,旋转气缸0中的旋转气缸头10与转动簧室板4用转动螺丝8连接,进气口1、回气口2接压缩空气控制阀。
所述转夹插针6、定位插针5的直径小于泡沫孔。
所述转夹插针6、定位插针5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用螺丝从旋转气缸固定螺丝孔中与机械手连接,当机械手下降插取泡沫陶瓷过滤片时,取件器中有部分转夹插针、定位插针插入了包沫陶瓷过滤片孔中,有部分转夹插针、定位插针因与泡沫陶瓷过滤片的孔不对应,被孔丝压进了转动压簧孔与定位压簧孔中,此刻旋转气缸的进气口通入压缩空气,使转夹插针位移,转夹住泡沫陶瓷过滤片后由机械手送入浇口杯的滤片台价上方,回气口再通入压缩空气使转夹插针复位,把泡沫陶瓷过滤片放在浇口杯中,机械手复位后重复工作替代替代人工操纵,实现自动取件,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宏,未经邵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2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柔结合板的三维封装散热结构
- 下一篇:沟槽隔离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