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刚性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4751.1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华;戚文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雨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复合 地基 承载 能力 刚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技术,尤其是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地基(CM地基)处理中使用的能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刚性桩。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地基(CM)是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地基的一种类型,它由地基竖向增强体、褥垫层(砂石级配垫层)及插入地基增强体与天然地基土复合组成。它是,上部结构荷载通过刚性基础及褥垫层的协调传递,传给由竖向地基增强体与天然地基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地基,但天然地基土与刚性桩的刚度相差很大作用其变形量较小,其承载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刚性桩的载荷土均匀被天然分担难以产生下刺入持力层的效果,因此现有的复合地基的承载价较能力与造高,如何提高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在复合地基中的发挥度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是复合地基处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是针对现有的复合地基存在的承载力未能充分发挥及造价偏高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刚性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刚性桩,它包括桩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桩体1的上端设有与其端面形状相配的能受压变形的桩帽2。
所述的桩帽2的压缩模量与地基土相当,厚度在5-50毫米,最佳厚度为10-30毫米。
在桩帽2的上部与褥垫层4之间还加装有防止褥垫层刺破挤塑泡沫体的耐压体3。
所述的耐压体3为厚度不小于1.0毫米的钢板。
所述的桩帽2为挤塑泡沫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法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方便,能提高复合地基承载能力20%以上,可达到50%,同等条件下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地基土(天然土)受压后的承载能力实现地基承载能力的大幅提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地基刚性桩只能实现上刺入而无法实现下刺入的问题,实现了刚性桩的双向刺入,大大提高了刚性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桩帽结构简单,制造低。
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发挥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地基中土的承载力,能提高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在复合地基中的发挥系数20-5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地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刚性桩的上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
一种能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刚性桩,它包括桩体1,所述的桩体1的上端设有与其端面形状相配的能受压变形的桩帽2,如图2所示。所述的桩帽2应采用压缩模量与地基土相当的材料,如挤塑泡沫等材料制造,厚度可在5-50毫米,最佳范围在10~30毫米,挤塑泡沫桩帽应采用100%连续闭孔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及耐候性。在桩帽2的上部与褥垫层4之间还加装有防止褥垫层刺破挤塑泡沫体的耐压体3。耐压体3可采用厚度不小于1.0毫米的钢板,具体实施时可采用2mm钢板置于挤塑泡沫桩帽上防止褥垫层中砂石受压后挤入桩帽造成桩帽破坏。如图1所示。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
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它采用在复合地基刚性桩的顶部安装一个能受压变形的、压缩模量与地基土相当的桩帽2(结构如图2所示),使复合地基上部结构荷载通过基础及褥垫层的协调先传递天然地基土层中,使天然地基土层发生相当于桩帽可压缩变形量的下沉,进而提高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20-50%,同时使刚性桩在地基沉降过程中产生下刺入作用咬合提高刚性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如图1所示。所述的桩帽的压缩模量与地基土相当,它的外形与刚性桩端面相配(可略大于刚性桩1的端面,如图1),厚度在5-50毫米(最佳范围为10-30毫米),可采用挤塑泡沫制造或类似的材料制造,同时为了防止褥垫层刺破挤塑泡沫体制造的桩帽应在挤塑泡沫体(桩帽2)上部与褥垫层之间还加装有耐压体,耐压体可采用厚度不小于1.0毫米(图中为2毫米)的钢板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雨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雨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4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