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微砂循环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054.8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循环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沉淀池,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微砂循环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沉淀设备是水处理工艺中有机物与水分离的最重要环节,其设备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了出水水质。沉淀池常用的型式有:平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其中平流沉淀池占地面积大,排泥困难,斜管沉淀池在污泥较轻时由于沉淀不充分而容易堆积堵塞,辐流沉淀池单独使用池面积大、沉淀速度较慢、沉淀效率不高。所以需要一种具有高效沉淀,减少药剂使用,应用广泛的高效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混凝、混合、絮凝、沉淀为一体的污水处理微砂循环沉淀池,沉淀池占地面积减小,实现微砂循环,加快沉淀速度,减少药剂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处理微砂循环沉淀池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和清水池组成;所述混合池的上方设置有旋流沉砂池;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泥斗通过微砂污泥管与旋流沉砂池连接,并在泥斗与旋流沉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沉淀池的进水端设置有浮渣收集槽。
所述絮凝池内设有框式絮凝搅拌机。
所述旋流沉砂池的顶部设置有污泥排放管,且旋流沉砂池底部设有回砂管,回砂管与混合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的上部设置有斜管填料,且在斜管填料的上方设有上清液收集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机械混凝、机械絮凝,增加中间混合池,混合池进行微砂投加和循环;
2、采用旋流沉砂池将污泥中微砂分离利用,可减少药剂使用,提高沉淀效率,减少通过斜板的污泥量,减少了斜板堵塞的发生;
3、微砂加快沉淀速度,在沉淀池增加了基于“浅池沉淀”理论的上向流斜管,大大降低了沉淀区占地面积,表明光滑利于排泥,上升流速大,表面负荷高,沉淀效果好等特点,提高了沉淀池沉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混凝池,2、混合池,3、沉淀池,4、混凝剂添加装置,5、混凝搅拌机,6、絮凝剂添加装置,7、絮凝搅拌机,8、框式絮凝搅拌机,9、絮凝池,10、斜管填料,11、刮泥机,12、上清液收集槽,13、清水池,14、污泥回流泵,15、微砂污泥管,16、进水管,17、出水管,18、旋流沉砂池,19、污泥排放管,20、回砂管,21、浮渣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池1、混合池2、絮凝池9、沉淀池3和清水池13组成;所述混合池2的上方设置有旋流沉砂池18;所述沉淀池3底部的泥斗通过微砂污泥管15与旋流沉砂池18连接,并在泥斗与旋流沉砂池18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14;所述沉淀池3的进水端设置有浮渣收集槽21。
所述絮凝池9内设有框式絮凝搅拌机8。
所述旋流沉砂池18的顶部设置有污泥排放管19,且旋流沉砂池18底部设有回砂管20,回砂管20与混合池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3内的上部设置有斜管填料10,且在斜管填料10的上方设有上清液收集槽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待进行沉淀的原水通过进水管16进入混凝池1中,混凝剂添加装置4投加混凝药剂,比如聚合氯化铝等,在混凝搅拌机5的作用下同污水中悬浮物快速混合,通过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使颗粒“脱稳”,形成小的絮体然后进入混合池2。
在混合池2中通过絮凝剂添加装置6添加絮凝剂,比如聚丙烯酰胺等,同时从沉淀池3内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14抽入旋流沉砂池18,旋流沉砂池18底部的回砂管20将微砂循环回混合池2内,微砂与水中颗粒一起被絮凝剂包裹,然后在絮凝池9不断增大,微砂加重絮体,有利于快速沉淀。
浮渣收集槽21收集絮凝反应后水池表面的浮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屠宰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力循环澄清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