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的转子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581.9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华;胡笛;刘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4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之间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机的转子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机的转子轴从端盖传出,在转子轴与端盖之间会有间隙。该间隙的存在,会使得有异物、比如灰尘、加工零件的材料屑等进入电机内部,影响电机的性能。这样的结构,转子的摩擦阻力比较大,异物长期滞留在转子轴与端盖之间的间隙,也容易造成转子轴和端盖轴孔的磨损。另外,间隙的存在也会使得转子的径向震动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转子摩擦阻力,阻隔异物进入电机内部、减小转子径向震动的电机的转子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的转子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转子轴和端盖,所述端盖具有轴孔,所述转子轴位于所述轴孔内,所述转子轴和端盖的轴孔之间具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具有分别连通到所述间隙的注油孔和排油孔,所述间隙中位于所述注油孔和排油孔两侧分别具有封堵住所述间隙的密封圈,所述间隙中具有润滑脂。
所述注油孔竖直地位于所述转子轴的上方,所述排油孔竖直地位于所述转子的下方。
所述排油孔正对地位于所述注油孔的下方。
所述注油孔和排油孔的孔口上均设置有闷盖。
所述端盖的轴孔内壁位于注油孔和排油孔两侧的位置开有嵌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嵌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中均有润滑脂,且两侧通过密封圈进行封堵,润滑脂的存在,当转子轴转动的时候,轮滑脂起到轮滑轴转动的效果,减小转子轴摩擦阻力,从而减小摩擦产生热,提高电机使用寿命,并且间隙两侧被封堵,异物也无法进入电机内部,从而能够保护电机,提高电机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00-转子轴,200-端盖,201-轴孔,202-嵌槽,300-间隙,401-注油孔,402-排油孔,5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转子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转子轴100和端盖200。
结合图2所示,其中,端盖200具有轴孔201,转子轴100位于该轴孔201内,在转子轴100和端盖200的轴孔201之间具有间隙300。
端盖200上分别具有连通到间隙300的注油孔401和排油孔402。注油孔401位于竖直地位于转子轴100的上方,排油孔402则竖直地位于转子轴100的下方且正对于注油孔401的位置。另外,在间隙300中设置有两道密封圈500,分别位于注油孔401和排油孔402的两侧。具体地,端盖200的轴孔201内壁位于注油孔401和排油孔402两侧的位置开有嵌槽202,密封圈500位于所述嵌槽202内。
在注油孔401和排油孔402的孔口上均设置有闷盖(图中未显示)。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端盖200上的注油孔401可以向间隙300内注入润滑脂,而排油孔402则可以把多余或失效的润滑脂排出。两侧被密封圈500封闭的间隙中有润滑脂,当转子轴转动的时候,轮滑脂起到轮滑轴转动的效果,减小转子轴摩擦阻力,从而减小摩擦产生热,提高电机使用寿命,并且间隙两侧被封堵,异物也无法进入电机内部,从而能够保护电机,提高电机的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