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作业多功能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6185.8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勇;贾耀勤;隋清国;朱凡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作业 多功能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洗井工具,特别是井下作业多功能换向阀,可简化洗井、冲砂、注灰等多种注入施工的管线倒换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的油水井洗井、冲砂、注灰、酸化混排、防砂中均需要正反倒管线完成施工目的。通常是把泵车上的高压注入管线与井口的油管阀门和套管阀门倒换连接注入施工。但是如果倒接管线时间过长对于冲砂、注灰、防砂等施工容易造成井下事故。常见的因倒换管线时间过长、过慢起的井下事故如下:冲砂施工有时会因排量过小,接单根过慢,循环冲洗不充分等造成砂卡管柱;填砂施工会因填砂后倒管线时间过长造成上起管柱不够高而砂卡管柱;防砂施工中倒管线时间过长会因水泥车不供液或者携砂液性能变坏等原因而砂卡管柱;注灰时倒管线时间过长会造成顶替量不准确或者灰浆密度不准确造成插旗杆或者灌香肠等状况。上述种种都需要迅速进行反洗井,避免因为倒管线慢而造成砂堵、砂卡、插旗杆或者灌香肠等井下作业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同时为了避免反复倒管线费时、费力,节省施工时间,确保施工的连续性,井下作业现场急需研制井下作业多功能换向阀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井下作业多功能换向阀,解决在洗井、冲砂、注灰、酸化混排、防砂等井下作业施工中反复倒管线,费时费工,时间过长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避免倒管线时间过长带来的井下作业事故,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井下作业多功能换向阀包括外壳体和阀芯,阀芯中液流通道的进口和出口不在相同方向,外壳体上至少设有三个液流口,将阀芯装在外壳体中,阀芯与外壳体外面的把手连接。将泵车与本装置和井口阀门通过水龙带连接,通过把手使阀芯更换液流口。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90度可调直角液流通道,可实现施工中正反方向的转换,其所有液流口都设有由壬接头,方便操作,保证施工的顺畅性。实现了通过转换阀芯就可以完成正反洗井、冲砂、注灰、酸化混排、防砂等施工,简化了施工工序,其操作简单便捷,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为井下作业的注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提高了洗井、冲砂、注灰、酸化混排、防砂的成功率。避免因倒管线时间过长带来的井下作业事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油管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套管时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井下作业多功能换向阀包括外壳体1和阀芯2,阀芯2中液流通道的进口和出口不在相同方向,外壳体1上至少设有三个液流口,将阀芯2装在外壳体1中,阀芯2与外壳体1外面的把手连接。阀芯2是球状体,其中的液流通道是90度直角。外壳体1中有一个液流口是中心液流口与其它的液流口呈直角排列,所有液流口的端部都设有由壬接头。外壳体1中部设有球形阀腔,该球形阀腔与阀芯2密封并与所有液流口连通,在中心液流口底部的壳壁上设有把换向槽4,该槽中穿插把手3,阀芯2与把手3的插柄连接。外壳体1上的中心液流口与泵车通过水龙带连接,其它的液流口通过水龙带与油管阀门和套管阀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液流口选择了三个,中心液流口接泵车、其它两个分别接油管、接套管,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更多的液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6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资料桶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语音提示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