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氧化工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7334.2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沂;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5/023 | 分类号: | C01B1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7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王庄***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蒽醌法 生产 双氧水 氧化 工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氧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氧化工段系统。
背景技术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即利用醌类物质可以被氢化还原重新回复成醌的性质,以烷基蒽醌衍生物为载体,在催化剂催化下被氢化,而后氧化合成双氧水。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5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该行业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序中有一道氧化工序,氧化工序在双氧水生产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化学工厂在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处理的问题,比如:氧化工序生产不稳定,氧化塔内的气液混合不够充分,部分反应快,部分反应慢,生产很不均匀,反应物和氧反应无法保持平衡,氧化收率相对偏低,反应温度、空气中的含水量和压力空气流量等这些反应参数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转化率无法提高,生产无法系统化,无法连续化生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氧化工段系统,该氧化工段系统是生产双氧水的关键工段之一,能够使气液两相充分混合,使反应物从液相内部向界面扩散与氧从空气中向界面扩散速度保持平衡,有助于提高氧化收率,使反应更加充分,该氧化工段系统能够较容易地控制好氧化塔内的反应温度、空气中的含水量和压力空气流量等反应参数,有助于提高转化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氧化工段系统,包括氢化液贮槽、磷酸计量槽、硝酸铵水溶液贮槽和液压泵,所述氢化液贮槽、磷酸计量槽和硝酸铵水溶液贮槽内的溶液在液压泵的作用下通过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氧化塔,所述氧化塔由上、中、下三节塔组成,所述中、下节塔的底部各都设有一空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后侧设有空气分散器,所述上节塔的顶部出口经连通管与中节塔的底部入口连通,所述中节塔的上部气体出口连通有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中节塔的底部溶液出口经连通管与下节塔底部入口连通,所述下节塔的上部气体出口连通有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下节塔的底部溶液出口经第二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氧化液贮槽,所述氧化液贮槽内的溶液在第二液压泵的作用下经过滤器进入萃取塔底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经连通管与上节塔的底部连通,所述上节塔顶部尾气出口依次连接尾气热交换器、芳烃中间槽、尾气冷凝器,所述尾气冷凝器经连通管与分离器连通,所述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依次连接压力控制仪表、活性炭吸附罐,所述分离器的溶液出口连接芳烃回收罐。
为了能够较好地控制氧化塔内的温度,所述上、中、下节塔内部设有用于调节塔内温度的循环管道。
为了便于回收,所述芳烃中间槽与芳烃回收罐的排水口都连接到地下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氧化工段系统是生产双氧水的关键工段之一,能够使气液两相充分混合,使反应物从液相内部向界面扩散与氧从空气中向界面扩散速度保持平衡,有助于提高氧化收率,使反应更加充分;二是该氧化工段系统能够较容易地控制好氧化塔内的反应温度、空气中的含水量和压力空气流量等反应参数,有助于提高转化率,提高生产效率;三是该氧化工段系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保持连续化生产,生产稳定,氧化塔内的气液混合均匀,反应均匀,有助于提高双氧水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氧化工段系统构造示意图。
标号说明:1-氢化液贮槽 2-磷酸计量槽 3-硝酸铵水溶液贮槽 4-液压泵 5-冷却器 6-氧化塔 7-循环管道 8-空气分散器 9-空气进入口 10-尾气热交换器 11-芳烃中间槽 12-尾气冷凝器 13-分离器 14-活性炭吸附罐 15-芳烃回收罐 16-第一气液分离器 17-第二气液分离器 18-第二冷却器 19-氧化液贮槽 20-过滤器 21-萃取塔 22-地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一化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7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