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气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7544.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蒋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一新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47/32;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杯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旋合在杯体上的透气杯盖。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吸管吸吮液体的饮料容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现有的结构中,如果在容器内装有热液体,容器内的气压因受热增大;当打开吸管时,会导致热液体从吸管端喷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内盖上开设一个透气装置;例如,第200610165636.7号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饮料容器用盖及饮料容器;它采用在内盖上安装固安装一个带有透气孔的阀体来进行透气,并在滑块上设了两个阀芯,来使得在完全打开和关闭状态时,确保阀芯堵塞在该阀体的透气孔上进行密封水。这种结构对装配要求比较高,需要确保阀体上的透气孔与阀芯的准确定位。而且该结构的阀体固定安装在内盖上后,一旦阀体磨损或烫伤后更换比较麻烦。此外,的完全打开使用吸饮料时,空气不能够进入杯内,使用者不能连续吸食饮料,必须换气才能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热的液体在打开吸管时从容器喷出的透气杯盖;解决了杯盖开启时从吸管喷射液体出来,且无需换气可以连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透气杯盖,包括旋盖、盖罩和滑片,所述的旋盖设有半球状部,盖罩与该半球状部扣合并形成供滑片滑动的滑动槽;滑片装配在滑动槽上;旋盖上还设置有吸嘴孔、透气阀孔和卡骨;吸嘴孔固定连设吸管的吸嘴,或者,吸嘴孔固定吸引管部件;吸嘴或吸引管部件在滑片的作用下可以沿着卡骨弯折;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透气阀,所述的透气阀装配在透气阀孔上;滑片内侧对应透气阀设有凸骨;单滑片完全闭合或打开杯盖时,透气阀闭合透气阀孔;在完全闭合、打开杯盖过程的全部或部分行程,凸骨作用透气阀,使透气阀打开透气阀孔形成杯盖内外的气体通道。
所述的透气阀在杯盖与杯身连接形成的空间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时;可以随着压差的变化发生形变而打开透气阀孔形成杯盖内外的气体通道。
所述的透气阀由透气塞和硅胶弹片组成;
透气塞设有一可塞住透气阀孔的塞体,塞体通过柱体连接塞头;塞体、塞头、柱体的直径依次减小;塞体可以形成上小、下大的倾斜角度;其最大部分大于透气阀孔尺寸;
硅胶弹片中心设有孔,至少一表面为非平面状的结构;
透气塞的塞头由内向外穿过透气阀孔,硅胶弹片通过其中心的孔套在柱体;硅胶弹片非平面状的表面与旋盖的透气阀孔周边上表面形成非密封状接触;使得塞体可闭合透气阀;
当塞头受滑片凸骨压力时,塞体与透气阀孔间形成间隙由闭合变为导通,与硅胶弹片和透气阀孔的非密封状接触贯通形成空气通道;
当塞头未受滑片凸骨压力,且杯盖与杯身连接形成的空间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时;硅胶弹片可以随着压差的变化发生形变而使塞体与透气阀孔间形成间隙由闭合变为导通,与硅胶弹片和透气阀孔的非密封状接触贯通;形成杯盖内外的气体通道。
所述的硅胶弹片一面设有若干与孔相通或不相通的通道;和/或在该面设有若干凸起;以形成硅胶弹片与透气阀孔周边上表面为非密封状接触;该非密封状接触与塞体和透气阀孔间的间隙贯通可形成空气通道。
旋盖与杯身连接部上适当处形成一台阶,台阶连设半球状部,半球状部与台阶处设有环形、径向内凹的环形槽;
与半球状部对应的半球形盖罩对应环形槽在内表面内凸设有环形台;
盖罩通过内凸的环形台扣住旋盖内凹的环形槽而定位;
旋盖的半球状部设有下沉部,该下沉部通过其中心设置;旋盖对应设有缺口;使得旋盖与盖罩装配后形成一半圆的滑动槽;
滑片对应滑动槽呈弧形状,边缘设有边缘部分,并在外侧设有手指位;
装配后,滑片边缘部分置于滑动槽中,通过滑片的手指位使滑片在滑动槽中滑动,从而打开、闭合滑片。
所述的吸引管部件即吸管与吸嘴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一新,未经蒋一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7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