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滩涂贝类高效混养池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8455.9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友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友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滩涂 贝类 高效 混养 池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的专用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滩涂贝类高效混养池塘。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量最大的国家,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海水养殖发展迅速,养殖品种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日益明显。贝类养殖节能、节地、节粮,沿海农民自发养蚶、养蛏、养蛤,技术较高,收益可观。但是多年来,在养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部分池塘过去没有进行规划,或者虽有规划但没按规划开发,大多数池塘存在诸多不规范,进排水系统不通畅,有效养殖面积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滩涂贝类高效混养池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滩涂贝类高效混养池塘,采用尼龙围网分区隔离养殖,包括血蛤养殖区、文蛤养殖区、缢蛏养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蛤养殖区、血蛤养殖区滩面呈长方形,其面积分别占池塘总面积的1/4,并排位于池塘的中间;所述缢蛏养殖区分别位于池塘边缘的浅水区,其滩面面积之和占池塘总面积的1/8,不同养殖区域之间留有深沟;所述池塘的塘堤设有进排水闸门。
作为优选,所述池塘的塘底有向进排水闸门的降坡度。
作为优选,文蛤养殖区底部铺设有海沙层,厚度为8~10厘米。
作为优选,文蛤养殖区设置滩面面积为其1/10的幼苗暂养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池塘布局合理,进排水系统通畅,有效养殖面积高,实践证明经济效益良好,且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滩涂贝类高效混养池塘,采用尼龙围网分区隔离养殖,包括血蛤养殖区2、文蛤养殖区4、缢蛏养殖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蛤养殖区2、血蛤养殖区4滩面呈长方形,其面积分别占池塘总面积的1/4,并排位于池塘的中间;所述缢蛏养殖区1分别位于池塘边缘的浅水区,其滩面面积之和占池塘总面积的1/8,不同养殖区域之间留有深沟6,深沟6中养殖青蟹,起调节水质、互利共生的作用;所述池塘的塘堤7设有进排水闸门3,便于进排水。所述池塘的塘底有向进排水闸门3的降坡度,便于排水漏干。文蛤养殖区4底部铺设有海沙层,厚度为8~10厘米,以创造适应其生长的环境。文蛤养殖区4设置滩面面积为其1/10的幼苗暂养区5,以提高文蛤养殖存活率。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进排水系统通畅,有效养殖面积高,实践证明经济效益良好,且易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友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乐清市友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8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电局域网的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核苷酸和/或寡核苷酸及其制备方法